第一百九十七章 受命於皇位極人臣(2 / 2)

此舉果然感化了諸多蠻夷,一時間邊疆部族紛紛來投,每日來長安朝貢者絡繹不絕,鴻臚寺人手都忙不過來!

聖上由是將慕容寒竹提為中書侍郎,此乃正四品上的官兒,可謂借此踏上了青雲路,真正成為了大唐朝廷的一方人物,甚至一時成為了文官之中的新貴!

眾人皆以為聖上是因為容納光化之事,才提拔慕容寒竹,然而李明達卻告訴徐真,其實聖上私下裏曾經跟李明達解釋過。

這慕容寒竹的背後乃是崔氏大族,聖上希望能夠通過慕容寒竹來安撫諸多豪門望族,也是在為皇太子李治順利過渡而搭橋鋪路。

說到這裏,李明達雙眸之中隱有淚光,時常陪伴父親的她,又豈會不清楚父親的身體狀況?

徐真也是一聲輕歎,想起李世民對他的暗中囑托,心裏兀自擔憂,到了這個時候,他不能也不願再躲避,哪怕朝堂爭鬥如吃人猛獸,他也要為了這份恩情,去闖上一闖!

李明達就一直待在徐真的住處,中途凱薩和張素靈也過來,三個女人竊竊私語,歡笑不斷,顯然是張素靈在賣弄一路上的趣聞。

到了下午,則由李明達帶著,進入甘露殿,參加李世民的請宴,文武百官齊聚,皇帝陛下難得容光煥發,席間還給群臣敬了一杯酒,感謝諸多臣子這段時間的辛勞,雖然整場宴會都未提及徐真和天竺之戰,然而眼睛沒瞎的人都知道,徐真這次要封頂了!

因為皇太子李治和李明達相伴左右,長孫無忌和李勣這樣的老人次之,李勣的下首,就是徐真!

宴會的座次已經足夠說明一切!

果不其然,翌日的早朝之上,鮮有上朝的皇帝陛下親自升座,封徐真為左屯衛大將軍,統領北屯營,兼督“百騎”,封爵也從食邑一千五百戶的柳城縣公,升為食邑兩千戶的齊郡開國公!

出奇的是,這一次,無論文武官員,居然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隻要稍微有點眼色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聖上此舉乃有托孤之意,諸多老臣之中,堪用又信任的其實不少,然而像李靖和房玄齡這樣的,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能輔佐李治的,也就隻剩下長孫無忌和李勣,一文一武,一內一外。

可聖上又擔心李治過於懦弱,被這兩個老家夥把持玩弄,於是將年僅二十九的徐真提拔上來,也算是一手後招了。

百騎乃是高祖時期的元從禁軍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除了當今聖上,無人能夠調動,鎮守玄武門的北屯營雖然名義上隸屬於左右屯衛,然而沒有聖上的旨意詔令,也同樣沒人敢動用這支軍馬。

如今聖上將手頭上的兵馬都交給了徐真,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徐真在短短幾年間從一介低賤武侯,做到二品的位極人臣,若是皇親國戚或是王侯將相之後裔,那還說得過去,可他出身卑微低賤,甚至連寒門士族都算不上,隻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這就不得不讓人匪夷所思了。

而且徐真在朝堂上不斷被排擠傾軋,連皇太子李治都給他有過節,長孫無忌更是欲置之於死地而後快,這樣的人,聖上居然還敢提拔上來,這無異於三歲孩童提了柄吹毛斷發的寶刀,無異於手指粗卻高達百丈的數,隨時有傾塌的可能啊!

諸人都不明白聖上為何如此鋌而走險,雖說李治懦弱,但也不至於被人把持,再者,長孫無忌雖然有些專權獨斷,然畢竟是國舅爺,難不成聖上真的如此不放心長孫無忌?還是不放心李勣?

亦或者說,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別人會威脅到李治的統治地位?

諸人還未想透徹之時,聖上又頒布詔令,徐真麾下的弟兄們全部下放為軍官,雖然官階不高,但幾乎遍布了十六府衛,牢牢掌控了基層軍士的脈動。

如此看來,聖上是下定了決心,要將這份天大的信任,交給徐真了!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然而誰都不敢拍胸脯保證李世民在駕崩之前,不會大殺特殺,將他自以為會對李治產生威脅的人,全部鏟除!

所以徐真這次受封,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離譜,比之前任何一次的跨越都要高,然而文武百官卻噤若寒蟬,沒有任何一人敢出來阻攔和抗議!

有了徐真和胤宗等一幫兄弟們的封賞在前,王玄策由衛率府長史被封為朝散大夫,就顯得極為寒磣了。

不過他也沒有任何的怨言,畢竟在天竺之時,他和蔣師仁卻是沒有半寸功勞,若非徐真將他二人解救出來,他還回不來這長安城。

況且,他想要做的事情,看來已經達成了目的。

因為娜羅邇娑婆在與他共度雲雨之後,已經向他透露,過兩天,皇太子李治就要帶她入宮,替大唐皇帝陛下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