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困安市萬春偷營(2 / 2)

一直以來,楊萬春就是依仗安市城的險要,固守城池,才與唐軍有了對峙的資本,如果他們出城偷襲不成,那這座城也就徹底完蛋了。

念及此處,李世民也隻是對徐真淡然一笑道:“徐卿切勿多慮,國舅公所言有理,小小蠻夷,又豈有如此雄心壯誌。”

徐真還待分辯爭取,卻被李勣一道目光在阻攔了下來。

然而這樣的小動作卻是瞞不過李世民的眼睛,他微微搖頭一笑,對徐真說道:“若徐卿還不放心,可領兵於側翼防衛便是。”

徐真聞言,當即謝恩,自去調動騎兵營。

口頭上雖這般說著,但李世民心中並不太認同徐真的猜想,長孫無忌不由對徐真冷笑,心想徐真畢竟還是太過稚嫩了一些,不懂揣測聖意,聖人都說了沒事,你自己還真去調動兵馬,這不是信不過聖人的斷論麼?

李勣本想勸阻徐真,但徐真已經領兵去了,他再說什麼也晚了,他始終相信李世民有過人的容人大度,斷不會因此而對徐真有所貶低,但如果長孫無忌再繼續從旁慫恿,那就不好說了。

到了軍營之中,李勣又將徐真召了過來,對其一陣麵授機宜,將朝中一些為官之道,察言觀色和揣測聖意的機巧都傳給徐真。

不過有些事情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也隻能留給徐真慢慢去體悟,若不多吃些虧,還真的無法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

如今徐真已經晉入三品大員的行列,可謂春風得意,年少有為,若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稍有不慎就會被卷入到權勢爭鬥之中。

徐真也很清楚這一點,雖然三品卻是已經算是身居高位,然而在國公遍地走,貴胄多如狗的大唐,三品大員又算得了什麼?

侯君集這等位極人臣的梟雄,不也一樣說沒了就沒了麼?

李勣能夠悉心教導,徐真自然是感恩於心,師徒二人又細聊了一番,徐真將自己的推測都說道出來,李勣也覺得有理,讓徐真自行布置軍馬,自己卻到皇帳去麵聖。

李世民回來之後,也覺得好奇和有趣,他早知道徐真是祆教使者的事情,又聽說了徐真在高句麗利用燧神崇拜,在反抗軍中獲得無人能及的威望,以致於如今的反抗軍中,徐真的聲望甚至能與銀珠郡王高仁武和敏恩郡主、神女高惠甄相提並論了。

如此一來,他也好奇徐真為何如此篤定敵人會來夜襲,思來想去卻不得要領,正迷惑間,老臣李勣卻來求見。

君臣二人寒暄了一番,李勣看準了說話的時機,不露痕跡地將徐真的推測都說了出來,李世民由是豁然開朗,命李勣悄悄集結了兵馬,埋伏起來,以待高句麗人的突襲。

事實證明,徐真的猜測並沒有錯,到了三更時分,居然紛紛灑灑下起了初雪,唐軍士兵畏寒怕冷,紛紛鑽入營帳之中取暖。

李世民和李勣統領奇兵,雖然借助帳篷躲避風雪,卻仍舊感覺到寒冷難耐,他遙遙望了過去,見得徐真帶領薛仁貴等本部猛將,肅殺地潛伏於風雪之中,心頭不由對徐真更加的看重。

到了二更時分,轅門外果真人喊馬嘶,喊殺聲震天響起,高句麗人果真來偷營了!

徐真率領薛仁貴等猛將突然殺出,將高句麗人的兵馬攔腰截斷,又是一番大肆的屠殺,然而情勢出乎意料,對方的人馬實在太多,唐軍一時半會反應不過來,隻有徐真本部人馬抵抗,慢慢竟然落了下風!

高句麗人士氣越發振奮起來,突然受襲的唐軍也是混亂不堪,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抗,長孫無忌從營帳之中鑽出來,見得如此場景,心頭憤恨不已,還真讓徐真給蒙對了!

李勣靜靜守在李世民的身邊,麾下軍馬比徐真本部要多出好幾倍,若此時出兵,定能將偷襲者全數殺滅,然而李世民卻沒有發令。

李勣麵無表情,但心裏卻異常清楚,李世民這是在等,等徐真本部堅持不住了,再出兵去救,這樣一來,他也就不需要丟麵子了!

想到這裏,李勣心中不由暗自搖頭輕歎,但更多的是,心頭多了一層敬畏,對李世民的敬畏!

說到底,無論是他還是長孫無忌,玩弄的都隻是權謀之術,而李世民卻是帝王心術,二者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自然也無法理解。

眼看著徐真本部人馬不斷被消耗,李世民看著時機差不多了,終於一揮大手,朝身後大軍下令道:“殺!”

這一字出口,天地間越發的寒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