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壽和乙支納威坐鎮蓋牟城,斥候報稱西南方出現大股騎兵,二人慌忙整兵待戰,遙遙望見一支精銳,粗掃之下有二千餘,浩浩蕩蕩而來,高延壽以為是唐軍,下令全城戒備起來。
然而對方卻停在了二裏開外,一員猛將插了角旗,單槍匹馬而來,充當使者。
高延壽壓下軍士,城下使者用高句麗語喊話,這邊才知曉原來是投誠的靺鞨部落軍,高延壽頓時大喜,卻又留了個心眼,隻撤去一半城防,命突可力入城見麵。
靺鞨一族初時有大小數十個部落,而後逐漸吞並,發展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七大部,其中尤以北方黑水靺鞨最為強勁,其族或臣高句麗,或屈服於突厥,而後又附屬於大唐帝國,靺鞨白山、粟末諸部此時役屬於高句麗,是故當突可力來投降,高延壽並不懷疑其為詐降。
蓋因高延壽深諳靺鞨人的心性,而且突可力在靺鞨一族之中威望甚重,若得了突可力,必定能夠調用其他靺鞨部族的兵馬,一同地獄大唐軍的進攻!
突可力將自己在大唐軍中不受重視的苦衷都說道出來,言語毫不掩飾對大唐的怨恨,高延壽當即表示,待突可力整合了高句麗境內所有靺鞨部落的軍力,就上表舉薦,讓突可力成為真正的高句麗耨薩!
突可力心頭大喜,拜於高延壽麾下,二千餘騎兵盡入蓋牟城,其素知大唐軍的戰略,此番投誠未能將李勣和徐真帶來,心中沒甚底氣,遂進言高延壽,聲稱唐軍必定趁機來打城。
高延壽和乙支納威等將領連忙升帳議論軍事,除了堅壁清野固守蓋牟城之外,還命突可力帶領本部騎兵伏於城池兩側密林之中,伺機而動,突襲大唐軍。
突可力也知曉這是高延壽要自己拿出投誠的決心來,沒有任何遲疑就帶兵出城埋伏,高延壽又撥付了軍糧物資,靺鞨兵欣然出城。
乙支納威和高延壽也不敢大意,將全城力量全部調動起來,民壯全數充軍守城,甚至於連民宅房屋都拆除,收集一切可用的資源,搬運到城頭以待命。
高延壽自覺民心可用,遼東方麵派了八千餘人來協防,又得靺鞨部落兵相助,全城防守,不敢說收複橫山和玄菟兩城,把唐軍趕回遼西,起碼能保蓋牟城無憂,阻擋唐朝大軍的腳步。
到得六月初,斥候紛紛收縮回城,急報唐軍已經兵臨城下,營州都督、同為遼東道行軍總管的張儉率先領步卒六千來攻,行軍總管牛進達率二千騎兵兩翼護衛,又有四千餘高句麗反抗軍,由銀珠郡王高仁武領著,協助唐軍攻城,可謂聲勢浩大無匹!
高延壽和乙支納威登上蓋牟城頭,見得唐軍旗幟如林,人喊馬嘶,拋屍車和撞車等攻城器械如怪獸一般緩緩而來,軍士呼喊蒼穹,腳步撼動大地,一股肅殺壓得人心頭沉悶又驚駭,早先積攢下來的自信就被驅散了大半。
張儉主動請戰雖出於私心,然見識如此軍容,不禁為自己身為一名唐將而自豪,一聲令下,弓箭手陣營在步卒的掩護之下,朝蓋牟城壓了過來!
高延壽和乙支納威沉著冷靜,連忙將盾牆豎立起來,守軍弓手紛紛就位,一時間白羽漫天,如瓢潑大雨一般落下,鐸鐸鐸插入木盾之中,高句麗城頭守軍多有中箭者,若非有盾牆防禦著,守軍在唐軍的羽箭壓製之下,根本抬不起頭來!
有著城池的依仗,守軍開始進行反擊,他們有著極為悠久的射箭曆史,尋常民眾都有一手好箭術,為了抵禦唐軍進攻,他們早就準備了足夠的竹箭,反擊的號角吹響之後,竹箭瘋狂傾瀉,唐軍步卒雖然有盾牌防禦,卻仍舊被一排排放倒,連後方的弓箭手陣營都受到了衝擊,自詡裝備精良的唐軍,在弓箭一項上居然落了下風!
張儉眼看步卒隻能被動防禦,連忙催促拋石車和床弩,轟隆隆開過來之後,嘭嘭嘭發動,巨石和整根樹幹削尖而成的“大號箭矢”破空而去!
“轟轟轟!”
蓋牟城雖是高句麗要塞,然城池遠不如遼東城堅固,巨石轟擊之下,城垛和望樓紛紛倒塌,守軍但有中者,無不化為齏粉肉糜,巨石滾落城下,又砸死了不知多少守軍!
床弩發射出來的大號撞木如發怒的野牛衝進了滿是青苗的水稻田,所過之處無不血肉橫飛,殘肢斷足和血水遍地都是!
高句麗本是愚昧之地,並沒有能工巧匠可以造成這樣的軍械,然而隋煬帝三次征遼,拋石車和床弩已經流傳到高句麗,蓋牟城類似的守城器械並不多,早已搬運到了城頭,奈何壓不住大唐軍的威勢,巨石橫飛之間,寥寥無幾的拋石車已經被全部砸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