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唐軍大勝寶珠被俘(2 / 2)

親兵自然不敢再造次,西武將軍卻疑惑了,然而此時卻不是解釋的時候,乙支納威與習武將軍等人將張素靈幾個挾持上了馬背,趁亂出了城門。

此時已經到了戰鬥的尾聲,敵軍的頹勢止都止不住,高延壽紛紛著大罵,眼看著唐軍就要衝到帥旗之下了,他終於是忍不住想逃走。

正當此時,一隊唐旗卻陣前易旗,換上了高藏王的王旗,為首一少年將領穿著古舊的鎧甲,搖曳的火光照耀之下,胸鎧之上,乙支家族的徽記格外惹眼!

“快撤退!”

高延壽終於等來了乙支納威,一道軍令下去,早已守不住的軍士們紛紛如潮水一般退去。

唐軍又是一陣掩殺,直等到東方發白,這才意猶未盡的收了兵。

徐真和凱薩等人在城中躲藏了大半夜,見乙支納威和西武將軍的人馬都沒有追殺上來,這才現身,趕到城頭之後,發現軍士們正在慶祝勝利,這才安心下來,不過想起金姝的犧牲,諸人也沒有慶祝的心情。

銀珠郡王高仁武同樣率領著反抗軍凱旋歸來,卻不見左黯和寶珠來迎接,一問之下居然沒人清楚這幾個人的下落。

徐真頓時也緊張起來,軍令傳遞下去,全城回應,果真不見了這幾個人!

最終還是高仁武找到了府邸之中一個重傷的衛兵,問清楚了緣由,這幾個人居然被乙支納威的人給抓去了!

高仁武勃然大怒,懊悔不已,以左黯和寶珠的性子,早就躍躍欲試,要跟著他上陣殺敵,然而無論如何,高仁武就是不準寶珠上戰場,他到底還是低估了乙支納威了!

徐真不明所以,也不知寶珠為何如此的重要,直到高惠甄向他吐露了一個內幕,他才頓時震驚,慌忙發動所有的斥候,出城去尋找乙支納威的蹤跡。

果不出所料,乙支納威果然跟高延壽勾結在了一起,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們已經投往玄菟城,想來是要到蓋牟城去了。

徐真一麵將戰報都送到後方的張儉處,讓張儉上報,又發了請戰,要攻打蓋牟城!

且說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勣收到徐真的軍報之後,連忙呈獻給李世民,聖上一看,頓時哈哈大笑,這征遼的首功,果然是徐真所得!

出師首勝,諸人也是信心大增,閻立德已經跟著張亮,帶著四萬餘人,四百餘艘戰船,從海上出發,於海路逼近丸都(平壤),不過還需要一段時日的航行。

如今徐真吵著要攻打蓋牟城,聖上自然是歡喜,不過蓋牟城不比圖壤這等小地方,徐真的本部和胤宗等人帶回來的契丹等部落兵,缺乏重型攻城器械,又是騎兵居多,想要憑借這樣的軍力將蓋牟城攻打下來,著實有些困難。

念及此處,聖上即命行軍大總管李勣領兵先行,行軍總管薑行本隨之前往,將徐真和閻立德所造的火炮“真武大將軍”從營州運到前線去,以幫助徐真攻打蓋牟城!

經過了工部的研究改造之後,真武大將軍已經非常的成熟,而且數量也從先前的六門,變成了現在的四十多門!

可惜高句麗境內多雨水,火藥的保存也是個極大的難題,否則將四十多門火炮一同往前推,還有那座城池攔得住唐軍的炮火?

徐真知曉乙支納威的為人,自然擔心張素靈等人的安危,可加急軍令傳來,卻是讓他先不要動蓋牟城,等待重器的到來。

徐真知曉自己手中人馬,還不足以攻陷蓋牟城,也隻能等待,薛仁貴等人卻又來請戰,說軍令上隻說不能動蓋牟城,可又沒說不準攻打別的城,不如趁著大軍未到,先給大軍開路,把玄菟城和橫山城這兩座規模小一些的城池都給打下來!

這樣一來,乙支納威和高延壽等人勢必逃回蓋牟城,如此起碼能夠保證張素靈和寶珠等人在蓋牟城之中,而不是被轉移到別的地方去。

徐真一聽,也覺得在理,雖傳令下去,三軍齊發,留下一些人接應李勣的大軍過河,其他人全部往玄菟城進發!

此時的玄菟城之中,城主戰戰兢兢地伺候著,耨薩高延壽的脾氣似乎不是太好,連連摔爛了好幾個酒杯。

“乙支家的小子!你怎如此欺瞞於我!這幾個人小的小老的老,沒有敏恩郡主,要這些人又有何用!”

乙支納威也不生氣,冷笑一聲道:“耨薩,你說大莫離支是關心榮留王的女兒多一些,還是關心自己的女兒多一些?”

“你說什麼!”高延壽聞言,頓時雙眸放光,而青霞子眉頭一皺,心頭一緊,不由暗道不妙,到底是低估了這個乙支納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