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聞言,恍然大悟,原來徐真本已並非募兵,不過是借口勒索一番罷了!
萬伊見諸人信服,心頭不悅,遂就勢道:“既然元楷賢弟胸有成竹,不如就由賢弟打探一下這位新任將軍的胃口如何?”
趙元楷不以為意,哈哈一笑道:“敢不從命!”
諸人見得趙元楷徑直再入軍衙,背影灑脫,不由心頭敬佩,萬伊心中頗不是滋味,卻又無可奈何,隻想著過不得多久,榮升之後,定要好生鎮壓一下這個縣丞。
趙元楷也是有眼力的人,知曉自己人輕言微,輕易見不到徐真,給衙門的衛士塞了大錢,那衛士掂量一番,也就進去通傳,不多時就出來,將趙元楷領到了衙後的一間偏房來。
張久年正在煮茶,見趙元楷來,也不倨傲,以平輩相見,又寒暄了一番,說道履曆,二人竟是同年的科考同學,談起文事,興致勃然,頓時親近了不少。
趙元楷善於察言觀色,言語之中又隱晦地問起徐真嗜好種種,張久年心道魚兒終於要上鉤,也就假意不覺,透露了些許,趙元楷心頭暗喜,臨走時又將身上一塊玉佩奉上,張久年推辭了一番,逢場作戲也就收下了。
萬伊等人在外頭等候,見時日還長,就到郡城酒樓之中小酌以待,期期艾艾終於將趙元楷給等了回來。
見得趙元楷果是不負眾望,諸人也是心頭大定,一番商議之下,就湊了重禮,仍舊由趙元楷送入衙門。
徐真還在府中與謝安廷等人敘舊,又將薛仁貴等一幹弟兄召集起來,商議過河救人的方案,卻見得張久年快步走來,身後跟著幾個漢子,挑了好幾擔禮物,綾羅綢緞和珠玉寶石琳琅滿目,這柳城郡果真是富庶之地不假!
徐真對待兄弟從不吝惜,將諸多禮物都分發了下去,人人有份,一如寶珠丫頭和左黯幾個小人兒,收了這等禮物,莫提有多欣喜。
翌日,徐真再次召集萬伊等人來商議,諸人心頭也是忐忑,不知這番出手是否能夠喂飽這位新任將軍,待得徐真開口,諸人頓時鬆了一口氣,更是將趙元楷視為功臣。
“昨日散會之後,本將軍召喚了一些鄉親來谘詢,了解鄉郡實情,諸君果真沒有隱瞞,本將軍雖初來乍到,可也不能將諸多鄉親兒郎往死地裏趕,是故與幕僚商議了一番,今日就將這事定下來。”
“本將軍手下有六百護軍,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兵悍卒,權且入了府軍來湊數,如此則可大大減免郡中募兵指標,諸位可回去好生宣揚,也不強求,隻替本將軍招募四百自願從軍的熱血兒郎,湊足了千人之數,想來也是足以應付局麵了。”
徐真一副憂國憂民的姿態,諸人又豈敢不捧場,當即齊讚徐真之恩德,又頌揚徐真愛民之仁,心裏也是狂喜不已。
徐真抬起手來壓了壓,諸君頓時安靜下來,卻聽徐真說道。
“這募兵之事也算是圓滿解決,然我這六百護軍入了府兵軍籍,該就地入戶,閑時墾荒,冬季練兵,這事還需萬明府做主才是,而且嘛...這一千人吃喝用度,於情於理,都該攤派到郡縣地方,不知各位可有異議?”
萬伊聞言,頓時眉頭一皺,他受了韓複齊的囑托,阻礙徐真募兵之事,如今隻出四百人,也算是小小的成就,可他明知徐真與刺史府有恩怨,又怎能替徐真養兵?
然而以趙元楷為首的一幹鄉紳士族卻欣然應允,這一府之兵共計一千二百人,如今隻需招募誌願兵四百人,足足剩下八百人的名額來,這八百人的名額,可足夠他們做出很大的文章來了。
郡縣與州府財政本就有支援折衝府軍事的職責,就算萬伊想要從中作梗,也是無能為力的了。
此事既如此定了下來,徐真也就命張久年書寫了文書布告,張榜公示,柳城郡一時間無人不稱頌徐真之高義與仁愛。
如此一來,徐真非但解決了超額的護軍,還不需耗費自家半顆糧食,就有人替自己蓄養軍士,也算是圓滿完成了這件事情。
而招募來的那四百府兵,個個都是為國為民的忠義戰士,心甘情願為國捐軀,戰鬥力自然不可比擬。
如今手握一千精兵,徐真終於有了底氣,一邊命周滄等人辛苦練兵,一邊卻商議著過河營救秦廣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