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無雙受封文成出嫁(1 / 2)

上回說李泰聽了房遺愛之策,指使高陽公主脅迫武媚,欲從李治處竊取婚試之題,卻歪打正著讓李明達撞破了李治與武媚之奸情,李治心虛之下,不得不放棄支持婚試之事,又讓李泰扳回了局勢。

李泰有意而為,挑選了三十餘絕色麗人,將李無雙混入其中,讓諸國婚使來猜測挑選,能夠將李無雙挑選出來者,即可勝出。

他也擔心吐蕃婚試沒個眼力價,讓別國婚試壞了好事,殊不知張久年仍舊混於吐蕃使節團之中,根本就無需擔憂。

但見這群麗人如春日之粉桃,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巧笑倩兮,美眸眇兮,各具芳華,亂花迷了諸人眼。

李無雙淡雅清素,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靜若處子,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見慣了李無雙戎裝打扮的徐真,此時也是眼前一亮,被李無雙這女兒裝給好生驚豔了一把,心頭已然有些懊悔,這大唐貌美宮女如此多,隨意挑選一個來冒充,不就能夠將李無雙給留下來了麼?

然而這等事情,聖上不發話,李道宗哪裏敢造次,事關皇家臉麵,又無可避免,李無雙見識了戰爭之慘烈,心甘情願犧牲個人而祈盼和平,這等心胸大德,堪比漢時王昭君了。

此時她眉目低垂,微微抬頭,朝徐真這邊凝望了一眼,二人目光相觸,竟充滿了傷感,徐真於心不忍,隻能脈脈以對。

直到諸國婚使上前認人,李無雙才低垂美眸,緊咬著朱唇,柔腸百轉。

那靺鞨的婚使也是傻了眼,他們與別國婚使一般無二,哪裏得見過甚麼公主,隻能憑著諸女氣質儀態來猜測,遲遲無法得出結論來。

祿東讚心頭大喜,擔憂遲則生變,問清楚了張久年之後,當即故作姿態,一番踟躕徘徊,假意難以抉擇,遊移至李無雙身側,卻裝出眼前一亮的驚奇樣子,而後點出了李無雙來。

諸國婚使見此情形,心中嘲笑不已,這吐蕃才剛與大唐打完仗,絕不可能私下得到溝通情報,如此輕率選擇,難免差錯落敗。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祿東讚居然猜對了!

諸人皆以為奇,聖人都不由對祿東讚側目,命人召喚上來,詢問如何識得公主之緣由,祿東讚早已打好腹稿,讚頌公主儀態萬方,飄然出塵,如暗夜之明珠,鳳立於雞群雲雲,博得聖人好生歡喜。

既已如此,聖人當即將李無雙封為文成公主,賜婚與吐蕃讚普器宗弄讚,詔令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護送,又大宴群臣與諸國使節,諸人稱頌恩德,皆大歡喜。

雖中途出了些許差池,但李泰這場別開生麵的婚試還是頗為驚豔有趣,最終也得以圓滿落幕,聖人又嘉許魏王文治,多有賞賜,李治雖然也得了功勞,卻比李泰薄了許多,心中難免抑鬱。

大事已成,張久年也就從吐蕃使節團之中退了出來,偷偷回到了徐真這邊來,他雖隱秘,卻逃不過慕容寒竹的目力。

以慕容寒竹對祿東讚的了解,此人雖高居吐蕃大論之位,然才能有限,又畢竟不是唐人,若無高人指點,又如何能夠如此順利通過婚試,遂暗中關注著使節團的一舉一動。

他也是使節團的一員,對於使節團的人員構成了若指掌,張久年混入之後他就注意到,隻是不知這張久年是何來曆,如今張久年回歸到徐真這廂,慕容寒竹自然知曉是徐真在吐蕃背後支撐指使了!

慕容寒竹早已將徐真視為最大阻礙,恨不得處之而後快,今番得了這等隱秘內幕,心頭頓時冷笑不已。

李治心有不喜,自然是筵無好筵,於是草草回了府,獨自喝起悶酒來,不多時就有人通報,將慕容寒竹給請了進來。

慕容寒竹知曉李治心有不甘,又勸慰了一番,然李治到底是害怕他與武媚之事泄露出去,越發的消沉與怨憤。

慕容寒竹在吐穀渾王的帳下參謀多年,察言觀色的本事又豈比等閑,對李治心結早有了推敲,當即獻策,不若私下驅使宮人,害了武媚,如此則安枕無憂矣。

李治駭然失色,他與武媚雖不合常倫,然確實兩情相悅,此等狠辣手段,他著實做不來,反倒是慕容寒竹的毒辣,讓他感到有些不安。

慕容寒竹看著李治陰柔不決,心中多有歎息,卻趁機將徐真暗中援助祿東讚之事說道出來,李治果是勃然大怒,對徐真再無好感,殺武媚與恨徐真這二者,他自然選擇了遷怒於徐真。

慕容寒竹又趁機煽動,說徐真已然歸了魏王李泰,否則這才剛剛與吐蕃打了一仗,又怎會幫助祿東讚,若不打壓徐真,今後必成李泰黨羽,實乃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