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多事之秋凱薩殺人(2 / 2)

這才剛坐下,有衛士入得門來,報說大將軍尉遲敬德召了五府衛士議事,徐真趕忙跟著過去。

原來這年關即到,聖上欲夜宴百官以賀歲,諸多藩王和邊關重臣也要回長安來,如此一來,守衛長安維持秩序就成了千牛、金吾、左右衛等宿京衛官的重中之重。

徐真乃翊府的中郎將,肩頭重擔也是天大的壓著,待尉遲敬德將回京藩王和重臣的名單發落下來,也不敢大意,細細地瀏覽下來,卻停留在了一個名字之上。

漢王李元昌!

此人乃高祖李淵第七子,先封魯王,後又改封漢王,書法受王羲之、王獻之影響頗深,雖在童年卻已精至筆意,善行書,又善畫馬,筆跡絕妙,且收藏百家名作遺跡,汗牛充實。

不過吸引徐真者,斷不是關於漢王李元昌之才能,而是他與李承乾年紀相仿,自小交好,初時與人無爭,而後卻卷入了李承乾謀反一案,被紇幹承基告發,坐罪被斬!

也就是說,根據史料,這漢王李元昌乃太子李承乾一方陣營,此番回長安來朝聖,說不得要攪動出些許動靜來!

徐真對史料也記憶得不甚清楚,但卻依稀記得,這李元昌回京之後,常常夜宿東宮,與李承乾密謀,又暗下做那歃血盟誓之事,說不得就落到了今次也!

雖明知漢王李元昌與李承乾即將有所圖謀,然徐真卻無法與尉遲敬德明言,心中未免多有憂慮,神色恍惚起來。

尉遲敬德布置了諸多機要之處的安排,這才輪到徐真這邊來,因則聖上會在大明宮太液池宴請文武百官與諸多藩王,並有歌樂百戲以助興,勢必需要極大人力來維護與警戒。

且諸多外鎮藩王與重臣,會趁機獻禮於聖主,或有奇珍異寶,或有歌舞稱頌,此節同樣是三衛及左右衛的防範重點。

徐真的翊一府雖比不得親衛和勳衛,但同樣需要分擔極為沉重的防禦保護任何,也不知是否尉遲敬德刻意為之,讓徐真及其部下關注防範百戲集之時的狀況。

此環節最是混亂,雖入宮之前都有嚴格審查之製,然則若有人膽敢圖謀不軌,最佳時機必然在於獻禮與歌舞百戲之時也。

徐真又細細聽取了任務,這才回到自家府邸,心頭卻如何都安定不下來,正待尋找張久年商議,府邸的執事卻急匆匆過來報告,說是姨娘當街殺了人,張管家先行到萬年縣衙門溝通去也!

聽聞此消息,徐真無異於晴天霹靂,此時正值多事之秋,自己又平步青雲,正是朝堂矚目之時,多方勢力又明爭暗鬥,等著誰先跳將出來,這段時日風平浪靜,徐真也自以為無人再對他有所覬覦眈視,誰能想到居然有人敢將手伸向凱薩!

凱薩此時就如徐真最親近的親人一般,乃徐真之逆鱗所在,此事卻是觸及了徐真之底線矣!

凱薩性格剛烈冰冷,若不是對方挑釁,絕不會動手傷人,如此看來,對方絕是蓄謀而來,徐真想要冷靜,卻是心亂如麻,急急趕到萬年縣衙,卻見得張久年從內走出,連忙詢問相關細節。

張久年輕歎一聲,隻道殺人重罪,被害之人身份有緊要,縣令做不得住,已經上報長安令(注1),長安令亦不敢自作主張,將案子呈上大理寺,請來三司使(注2)共同審理!

徐真連忙問張久年,這凱薩是否真的殺了人,所殺何人是也,張久年遲疑了片刻,旋即答道:“死者乃是魏王府長史杜楚客的兒子杜歡!”

“什麼!居然是魏王的人?”徐真也是皺起了眉頭,這才剛剛勸阻了太子李承乾,如今又惹上了魏王李泰,這也注定了他無法抽身於這場爭鬥了。

這杜楚客乃是已故萊國公杜如晦的胞弟,操持魏王府中政事,向來以威嚴正直而聞稱當世,其家教甚嚴,兒子又怎地會當街惹了凱薩?

張久年知曉徐真疑惑,遂解釋說,這杜歡見了主母凱薩獨自上街,以為是浪蕩女子,故而出言調戲,被凱薩嚴詞叱責之後,惱羞成怒,驅使家仆惡狗要強行霸占,結果動起手來,被凱薩殺了三個,重傷三個,杜歡斃命當場!

此外,張久年也打聽到了一些內幕消息,據說這杜歡與堂兄弟,當今駙馬都尉杜荷交情甚深,說不得是這杜荷籌謀久矣,汙蔑凱薩為不良女子,唆使了杜歡來挑逗。

他必定知曉凱薩性子,一旦衝突起來,徐真就會與杜楚客交惡,也就相當於斷了魏王青睞拉攏徐真的可能性了!

(注1:長安令即京兆尹,因李世民曾經擔任過這個官職,故而貞觀年間改為長安令。)

(注2:三司使即監察禦史、刑部員外郎、大理寺少卿,對於對於地方上未決、不便解決的重大案件,則派三司使前往當地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