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裏的世界 3.
獨對自己(外四篇)
□[中國台灣]趙冬
風景
我們往往喜歡把離別當作一種風景來欣賞。兩個人在遠方、在異地,獨對蒼穹天宇而綿綿在思念著,盡情地體味距離帶來的苦澀與悵惘。漫長的苦相思挨過之後,便悄悄地臨近了佳期,臨近了相聚的那一天。一個人虔誠地用手指掐算著日子,掐算著胸中盛滿的孤獨與寂寞,就會在心底湧出一股如糖的甜蜜,於是,便懂得了距離也是一種美。
孤獨是一種風景,孤獨使自己與任何事物都有了一定的距離,於是,我們可以從中讀懂某些哲理,某種啟示。
超脫是一種風景,超脫了便與那些個人恩怨、塵世紛爭有了距離,於是,我們可以用一種嶄新的目光去看世界,我們心中便擁有了一種獨有的釋然與瀟灑。
獨對自己
當我一個人站在鏡子前獨對自己的時候,感到鏡子裏的人是那樣的簡單、平凡,並無一點魅力可言,於是,便遠遠地躲開鏡子,但卻無法躲開自己。
過去一直認為自己是最懂感情、最懂愛的人,當愛情失敗了,才知道自己並非完美無缺,離人家的標準,還有著距離。能察覺到自己與別人有距離,才是個聰明人。生活之中,我們與別人的距離真的很大,謀生手段,社會交際,持家理財……著書立傳者不一定會做人,走南闖北者不一定會處世,兢兢業業者不一定能幹好工作,掌管權勢者不一定能主宰自己。
清白
荷的清白在於不染淤泥,梅的清白在於傲雪鬥霜,月的清白在於冰肌玉骨,劍的清白在於寧折不彎。
活著,有時難免要違心地去做一些不情願做的事,這時,清白便會鄙夷你的行為;不該擁有的,你卻不擇手段地攫取,這時,清白便會永遠地逃離你的左右。人生之旅,我們容易獲得財富,卻很難擁有清白。清白是人類品德一種最完美的境界,它能使人見財而不起貪心,見色而不思淫欲,見利而不忘義,見隙而不投機……人都是清清白白地來到這個世界的,如果能清清白白地離開世界,那麼他就會留下一個清清白白的人生,這一過程就是修煉。煉品德,煉意誌,煉耐力,煉悟性……
清清白白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事,清清白白地戀愛,清清白白地擁有,你便獲得了輝煌的人生。
在人間
人間有許多條路,人間有許多種傳說……許許多多的傳說與許許多多的路合在一起,便彙聚成我們輝煌的人生。
在人間,有好多好多的愛任你追尋,有好多好多的情任你揮灑,有好多好多山峰任你攀登,有好多好多江海任你遨遊,有好多好多盞燈為你明滅,有好多好多扇窗為你開合……
也有孤寂的時候,人們對月歎息;也有開懷的時候,人們對酒當歌;也有恐懼的時候,人們提心吊膽;也有瘋狂的時候,人們恣欲縱情……在人間,人吃五穀雜糧,自然產生七情六欲,人匆匆忙忙地來到這世界一次,難免會為人間留下什麼,是好是壞,是功是過,是是非非,短短長長,自有後人對你品頭論足。當人在彌留之際回首自己走過的路,惟能使其為之驕傲的,就是用這一生的心血塑造的清白。人活的時間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人間留下了什麼。
留下清白在人間!
這便是人所追求的最完美的境界;這便是人生的真諦!石縫間的生命
□林希
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是那不定的風把無人采擷的種子撒落海角天涯吧。盡管它們也能從陽光中分享到溫暖,從雨水裏得到滋潤,但惟有那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卻要自己去尋找。它們麵對著的現實該是多麼嚴峻啊!
於是,大自然出現了驚人的奇跡,不毛的石縫間叢生出了倔強的生命。
或者,隻是一簇一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風枯榮。它們沒有辦法生長寬闊的葉子,因為尋找不到足夠的營養,它們有的隻是三兩片長長的細瘦薄葉,細微的葉脈訴說著生存是多麼艱難;甚至,它們竟在一簇簇細瘦的葉下長出根須,很少向母體吮吸點乳汁,然後自去尋找那不易被覺察到的石縫。
這就是生命。
生命的本能是多麼尊貴,生命有權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的不可抑製。
或者,就是一團團小小的山花,石縫間的蒲公英因山風的凶狂而不能長出高高的軀幹,因山石的貧瘠而不能擁有眾多的葉片,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葉因枯萎而失卻光澤,隻有根竟似強固的筋條,仿佛柔中帶剛的藤蔓,深埋在石縫狹隘的間隙裏,默默成為攀登者可靠的抓繩。
生命就是這樣被環境限製著,又被環境改變著,適者生存的規律盡管無情,但生命原本就是拚搏。
而最令人讚歎的是,石縫間還生長著參天的鬆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使高山有了靈氣,一切生命在它們麵前都顯得蒼白遜色。它們的軀幹頑強地從石縫長出來,向上,向上,向上是多麼的艱難,扭轉地,旋轉地,每一寸樹皮都結著傷疤,每長一寸都要經過幾度寒暑,幾度春秋。然而它們終於伸展開了繁茂的枝幹,團簇著永不凋落的針葉。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高山峻嶺,盤根錯節地從一個石縫間紮進去,又從另一個石縫間鑽出來,像犀利的鷹爪抓住了棲身的岩石。
有時,一株鬆柏的根須竟要爬滿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繩緊緊縛住,因此才能迎擊狂風暴雨的侵襲,才能為自己占有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