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術 4.
門類齊全的少林槍係
少林寺是武術之祖庭,不僅拳棍功夫名滿天下,槍術也很突出。如金元時期的惠威和尚,就曾以槍術威震疆場,並為保衛中原百姓的生命財產立下了累累功勳。
少林槍術起源於宋代,在技法、理論方麵強於其他各家槍術,這是因為少林武僧善於吸收百家槍技精華,集百械擊藝之大成。
少林寺在棍術的基礎上,吸收各家各槍之精華,融會貫通,創出以槍為主,兼用棍術,槍棍合一、剛柔兼施、風格獨特的少林槍術。因少林槍術係統合理,精妙實用,理明法備,受到武林人士的珍視,很快傳遍大江南北、黃河兩岸。
少林槍係主要由洪轉夢綠堂槍術和程衝鬥槍術組成。 夢綠堂槍術是少林寺第一代槍術,它由少林寺武僧洪轉大師所創。
少林八母槍指封、閉、提、擄、攔、拿、還、纏。 八母是少林槍術中8種基本槍法。槍法變幻雖多,但離不開這八母槍的攻防範疇,諸法由此而生,故稱之為本。
六妙即一截、二進、三亂、四定、五斜、六直。六妙是6種對槍技擊戰術和技擊訣要,是槍術之用;五要即一圈、二串、三排、四壓、五紮。講的是槍術精妙運用,技擊變化之理,故稱之為變;三奇為一軟、二閃、三賺。是對槍技擊中戰術與技法在具體實施中剛柔強弱、斜閃悠回之技巧訣要,故稱為巧。
洪轉所創夢綠堂槍術達到了“理明法備,精妙實用”之境,堪稱少林槍術之鼻祖,有曆史和實用價值。吳殳讚為“盡此諸法,槍可以貫諸藝矣”,實不為過。少林槍術形成發展曆史中,安徽休寧人程衝鬥,功不可沒。
程衝鬥生於1561年,少年好武,家資豐厚,為得真藝,凡聞名師,不遠千裏,挾資往而求之。曾在少林寺學藝達10年之久,得高僧洪轉、洪紀真傳。後又得河南李克複槍技。其槍棍俱精,卓然成家,槍術技藝,獨造妙境,當時風行海內,享有盛譽。
1621年,程衝鬥完成《耕餘剩技》
一書,這是繼戚繼光《紀效新書》之後,又一部較為完備的武術專著,對後世的武術發展影響極大。《耕餘剩技》中的《長槍術選》和《手臂錄》中的《程衝鬥十六槍勢》是繼洪轉《夢綠堂槍書》之後,研究少林槍術的寶貴資料。
程衝鬥主要貢獻是在洪轉所創少林槍術的基礎上,突出了以力度見長的大封大劈和猛崩硬紮的特點,從而使力度與技巧有機地融為一體,提高了少林槍術的整體技擊威力和實用技擊價值,進入“大而不笨,巧而不浮,精妙實用,剛柔兼備”的上乘階段。
從程衝鬥大力提倡的“崩槍術”就可看出程衝鬥在槍術上的高深造詣與遠見卓識。僅《程衝鬥十六槍勢》中就載有7種崩槍法,主要是霸王上弓、鐵牛耕地、崩靠、活崩對、死崩對、活崩退、翻身崩退,它們包括了後世槍術中的定步崩槍,活步崩槍、轉體崩槍,上中下三路崩槍法盡涵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