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衰落 3.
清晚期嚴肅與平俗的散曲
晚清時期,散曲創作沿襲著中期的路子,有部分散曲作家敏銳地
抓住了時代的關鍵問題,如吸食鴉片、農民起義、外敵入侵等,譜寫
出散曲最後的新篇章。這時一些散曲作家對鴉片的危害有所認識,他們將這種危害寫入作品中傳唱,以起到引導作用,不管這類作品的藝術性如何,立意是否高,但從選題上可以說抓住了時代的脈搏,算得上是時代的號角。這類被稱為“勸戒煙”的曲作數量不是很多,有淩丹陛的[南商調·黃鶯兒]《鴉片煙詞》24首;隱憂子的[南商調·黃鶯兒]《勸戒洋煙》24首;半覺子的[南商調·黃鶯兒]《勸戒煙》10首,還有黃荔的[北雙調·新水令]《鴉片詞》等。
除了這類大題材的散曲作品,清晚時,還有一些小題材的散曲作品值得注意,這些小題材,主要是指題畫、豔情、抒懷題材,在這些散曲作家當中,趙慶熺、許光治的創作成就較為突出。
趙慶熺,字秋舲,浙江杭州人。出身貧寒,喜好讀書。1822年考中進士,選延川知縣,因病未能赴任,後改浙江金華府教授,最終以教職終其身。
趙慶熺工詩詞散曲,尤擅長作散曲,其散曲風格爽朗,間雜悲感。散曲有《香消酒醒曲》一卷,有小令9首,套數11篇。從內容來看,趙慶熺的散曲多言私情,兼及日常生活起居,描景抒懷。所謂“私情”有兩層含義:一為個人的人生情懷,一為閨情豔情之作。
趙慶熺以教職終其身,這個事業並非他所願,因此其常常壓抑憤懣,不滿足生活現狀。然而,他並不因此灰心,而是執著追求,絕不放鬆,也算得上豪氣衝天。
此類曲作往往悲涼慷慨、雄健爽朗,如他的[南仙呂入雙調·步步嬌]《雜感》引子說:“說甚聰明成何用,倒是傷心種,牢愁問碧翁。一片青天,也恁般懵懂。何處哭西風,小心窩醋味如潮湧。”
這種傷感在他的[嘉慶子]也可以看到,他在[嘉慶子]中感歎道:“白衣冠長揖江上送,到做了壯士天寒易水風,重把蘭橈打動。歎田園,家業窮!歎交遊,文字窮!”
盡管如此,他並沒有泄氣和頹廢,他在[北雙調·新水令]《葛秋生橫橋吟館圖》中說:“再休提躓名場劍氣消,說什麼困寒氈心緒槁,你看有的是痛黃爐玉樹周,有的是走京華花插帽。”對教職的前途充滿了信心。
趙慶熺的閨情豔情之作別開生麵,如“拜月”為舊時女兒家常見之事,在曲作中也常能見到,不為稀奇。但他寫來則不同,看他《拜月》套中的引子[南商調·黃鶯兒]:
彩袖振明璫,拜嫦娥三炷香,深深叩倒紅毹上。衫兒海棠,裙兒鳳凰,玉尖輕合蓮花掌。薄羅裳,北風衣帶,吹起兩鴛鴦。
拜月本是對月訴懷,吐露不便與人說的心事。曲作一句都未提及她的心事卻無不是在寫她的心事,是通過人物的衣飾、行為傳達其心事的,這正是這首曲子的獨到之處。
趙慶熺散曲多采用比興手法,語言本色渾成,風格爽朗,自成一格,如《青梅》:“海棠花發燕來初,梅子青青小似珠,與我心腸兩不殊。你知無,一半兒含酸一半兒苦。”“一半兒含酸一半兒苦”既抓住青梅的特征,又語意雙關。
《偶成》則寫小兒女的天真童趣,通俗形象淺白:“鴉雛年紀好韶華,碧玉生成是小家,挽個青絲插朵花。髻雙丫,一半兒矜嚴一半兒耍。”
他的《南中呂駐雲飛·沉醉》則記述自己的日常生活,類似者還有《南仙呂桂枝香·連日病酒填此戒飲》、《戒酒五日同人鹹勸餘飲遂複故態作此解嘲》、《南中呂駐雲飛·冬日早起》等。
許光治,字龍華,號羹梅,別號穗嫣,浙江寧海人。許光治知識駁雜,對書法、繪畫、篆刻、醫藥、音樂都很精熟。
他的散曲有《江山風月譜》一卷,有小令52首。許光治的小令大多沒有題目,題材相對狹窄,內容隻限於題畫、天氣、時序等,也涉及一些農事。
許光治的題畫之作,如[北南呂·閱金經]《題一清僧照》、[北中呂·普天樂]《題張墨林照》、[北越調·小桃紅]《題畫》等不拘於畫麵,或傳人物精神,或寫春意,內容較其他曲作要充實些。
許光治的時序、天氣之作,有些突顯雅致,也多風趣,如[北中呂·滿庭芳]雲:
綠陰野港,黃雲隴畝,紅雨村莊。東風歸去春無恙,未了蠶忙。連日提籠采桑,幾時荷鍤
栽秧?連枷響,田塍夕陽,打豆好時光。
曲作嫻婉有致,疏朗清新,體現出清麗、風雅的特點。類似的作品還有[北越調·天淨沙]:“綠陰門巷停車,碧雲庭院棲雅,柳絮剛剛飛罷,時光初夏,新棉又裹桐花。”
許光治繼承了朱彝尊、厲鶚、吳錫麒等以詞為曲的散曲創作道路。他把以詞為曲推向了極致。散曲在他筆下題材內容單薄,境界狹窄,隻剩下了華美的文字排列。他的作品可以說代表了騷雅派散曲最後的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