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詩詞裏的重陽節(1 / 1)

古詩詞裏的重陽節

卷首語

作者:李素珍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杜牧的這首《九日齊山登高》,呈現出秋景的美麗以及精神世界的灑脫。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隻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不必懷憂登臨歎恨落日餘暉。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文森的這首《九日》,是一首思鄉詩。你看,庭院裏的菊花依舊在重陽盛開,可惜詩人此時卻身在異鄉,獨自飲酒。故鄉的菊花一定很美,如約綻放。大雁結隊南遷,重陽獨自登高。遊子的思鄉情,盡在此詩中。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是和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後所寫,它通過悲秋傷別來抒發詞人的寂寞與相思情懷。詞人在“葉葉梧桐墜”的深秋,思念丈夫。重陽佳節,獨自把酒。暗香盈袖,菊花芬芳。丈夫不在,思念令人消瘦,堪比黃花,可見憂思之深。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當仁不讓地成為重陽詩詞中的絕唱。廣為傳頌的原因,是盡述對親人的懷念。親情是人生最重要的情感,也因此,它引發了無數人的心靈共鳴,也撫慰了無數人的思親之心。

詩詞中的九九重陽,就這樣,在心中詩意地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