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 1.
《洛神賦圖》是我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中年代最久遠的一幅,它開創了傳統繪畫長卷的先河,被譽為“中國繪畫始祖”。作品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東晉時期著名畫家顧愷之傳世精品。現存世的《洛神賦圖》為宋人繪製的摹本。
全卷分為3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了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此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型、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稱得上是我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
顧愷之為《洛神賦》感動
那是在三國時期的時候,上蔡縣令甄逸有一個女兒,長得非常漂亮,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她的名字叫甄洛。
甄洛不僅長得傾國傾城,而且才學過人,自幼就熟讀經書,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可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她的人生可以說是很不幸。在17歲的時候,受父母之命,嫁給了袁紹的第二個兒子袁熙。
可是沒過多久,她的婚姻就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在官渡之戰中,袁紹被曹操打得慘敗,於205年病死。曹操乘機出兵,袁熙帶著殘兵敗將逃 往了遼西。而甄洛不願意背井離鄉,過亡命天涯的生活,選擇留下來等待不可知的命運。
後來,曹丕到城中執行搜查任務,在一個簡陋但很整潔的小屋中發現了甄洛,當即,完全為她的“驚若仙人”美貌所傾倒。於是,曹丕請示父親曹操,希望能娶其為妻,不久便得到了應允。
如果甄洛單單隻擁有一個漂亮的外表,那她也許不會受到命運的如此的捉弄。可是,這個女子卻秀外慧中、才華橫溢,而且敏感多情。偏偏她的丈夫曹丕,經常忙於政務,一直待在她身邊的卻又是那個擁有著曠世才華,同樣敏感多情的絕世公子曹植。
曹植作為甄洛的小叔子,雖然對美麗而智慧的嫂子早已心存愛慕,但始終未敢越軌。於是兩個人朝夕相伴卻兩心相知而不能言,愛情的火焰因受到壓抑而更加灼熱。
直至又一次曹丕征戰歸來,從他們兩人對視的眼神中發現了些許端倪,曹丕不禁怒火中燒,就想了一個辦法,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把曹植從京城調到了偏遠之地。從此,甄洛和她命中的真愛天各一方。
後來,曹丕如願以償當上了魏王,而甄洛也為他生了兩個孩子。可是,甄洛與曹植一別經年,眼看重逢無望,臉上的笑容也漸漸開始減少,整天鬱鬱寡歡。
而曹丕這位昔日無限鍾情於甄洛的皇帝,卻始終對她與弟弟曹植之間曖昧的情愫難以釋懷,再加上甄洛總是憂鬱沉默,於是他便有意無意地開始冷落了甄洛,轉向了別的妃子。失去寵愛的甄洛更加落寞,在曹丕稱帝的第二年便抑鬱而終。
幾年後的一天,曹植接到聖旨到京城朝見,這個時候的曹植才得知甄洛已經抑鬱而死,心裏非常難過。當他在歸途中經過洛水時,想起古時宋玉所講的洛水神女的故事,更激起了對甄洛的無限懷戀。一時思如泉湧,作了敘事賦一篇,名《感甄賦》,以後被魏明帝曹叡改名為《洛神賦》。
在這篇賦中,曹植用極其優美的語言抒發了自己在愛情生活中的感傷情緒。在洛水邊上,看著夕陽西下,一股愁緒不禁湧上心頭。曹植看著隨行的車馬都很疲乏了,於是在鋪滿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車,讓馬兒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裏吃草歇息。
而曹植懷著滿心的憂愁在樹林中慢慢地走著,抬頭放眼欣賞洛水美麗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一陣一陣的震撼,思緒飄到了遠方。曹植回過神來,猛一抬頭,看到一幅奇異景象,他看見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深情凝望著他。
曹植驚呆了,好久,才拉住隨從問道:“你看到那個女子了嗎?你知道她是誰嗎?簡直真是太美了!”
隨從回答說:“臣聽說洛水的神靈叫作伏妃,那麼,君王見到的莫非是她麼?她相貌如何?臣沒有看到,很想聽聽。”
曹植回過頭,望著女子站過的山崖,緩緩地說:“她長得體態輕盈柔美,像極了一隻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像騰空嬉戲的遊龍。容顏鮮明光彩像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鬆。行止若有若無像薄雲輕輕掩住了明月,形象飄蕩不定如流風吹起了回旋的雪花。”
曹植頓了頓,繼續說道:“遠遠望去,明亮潔白像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陽,靠近觀看,明麗耀眼如清澈池水中亭亭玉立的荷花;豐滿苗條恰到好處,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麗得像是削成一樣,腰部苗條如一束纖細的白絹;脖頸細長,下顎美麗,白嫩的肌膚微微顯露;不施香水,不敷胭脂水粉;濃密如雲的發髻高高聳立,修長的細眉微微彎曲;在明亮的丹唇裏潔白的牙齒鮮明呈現;晶亮動人的眼眸
顧盼多姿,兩隻美麗的酒窩兒隱現在臉頰;她姿態奇美,明豔高雅,儀容安靜,體態賢淑;
“情態柔順寬和嫵媚,用語言難以形容;穿著奇特人間罕見,骨骼相貌像畫中的仙女;她披著鮮麗明淨的綾羅做的衣服,戴著雕刻華美的美玉做的耳環;黃金和翠玉作為配掛的首飾,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