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語也終於知道究竟是發生了什麼才會造成現在的狀況,不由得也是無奈,替靖遠伯家的小丫鬟可憐。
原來,長公主從方笑語那裏知道了二爺的打算之後,將之告訴了魏氏。魏氏雖是個脾氣好的,可也是被這情況鬧的又驚又怒,最終同意了長公主的提議,給這個二爺一個大的教訓,順便叫他死了那條再爭奪魯國公爵位的心思,讓他老實點不要再作死,或許看在二爺與他相公乃是兄弟的關係上,往後至少能保證他安定的生活,不會在生活中給他使絆子。這已經算是仁慈了。
她們一直都很注意那個小廝的身影。這次宴會,宴請的人不少。除了一些丫鬟做著端茶遞水的事外,也有些小廝負責幹一些需要體力的雜活。這個小廝就是其中之一。否則外男也難以進入後院。
就像是此刻,夫人小姐們都聚在這百花園裏,宴請來的男賓全都由魯國公來接待,那些老爺少爺都不在此處,此時知不知道這裏發生的事都還是兩說。
長公主和魏氏知道有鬼,自然特別防備著,在小廝已經來了院中,且他的長相與方笑語描述的八九不離十的時候,兩人看似不動聲色,但是卻小心戒備著,絕不會叫他得了手。
她們本是要在小廝動手之際抓個現行,到時候再威脅買通小廝交代出那位二爺,長公主再借機大鬧,給老太太施加壓力。
本來小廝就沒得手,所以長公主的名聲也不算是被敗壞了。而事情的罪魁禍首是那位二爺,外界就算是瞎傳,那也是傳那位二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對長公主下手。
如此,長公主避免了一次禍端,魏氏也成功的將二爺給剔除了。有了想要陷害長公主的黑曆史,就算是老太太偏心想要她親生兒子當這個魯國公,皇上也斷不會同意。這就幾乎是絕了二爺的路,且還能叫那位二爺吃頓板子,好好反省一番。
到時候,魏氏再替那個二爺在老太太麵前求個情,管不管用不說,老太太對她的印象定然是會更加溫和一些的。
但是,她們卻也算錯了一件事。那就是這小廝的心思。
那小廝當初接到了二爺的活兒,說的是給其他的夫人小姐造成一些麻煩,叫她們對魯國公府生出怨念,最好是將事情鬧上一番,但又不能是太嚴重的事。所以他才接下了這個活兒。
後院裏那些事,他看得多了,也很有分寸,怎麼能惹怒那些心高氣傲的小姐夫人,他也有著一些手段。再加之以前也不是沒做過這些事,他已經有了經驗,能賺銀子的事,他自然不會推脫。
當時二爺說的隻是如此,並沒有拘著非得是動手動腳毀人清白這種手段,所以一開始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哪知道今日眾夫人小姐們都來了,那二爺竟又臨時改了主意,要他去對長公主動手動腳,這可是將他的苦膽都要嚇出來了。
長公主那是誰?敢叫公主這個名號的,必然得是皇家之人,皇上的女兒。就算是普通的公主他也不敢放肆,何況還是長公主,當今皇上的長姐?
對長公主動手動腳,這簡直就是想要他的命。真以為他會相信二爺的那些事後打幾板子然後給他一筆可以揮霍一生的銀子叫他遠走高飛的謊話?他二爺被老爺子束縛了例銀,自己都是個窮光蛋,想當初叫他掙上區區一百兩銀子他都做不到,還得少夫人幫著他才讓他能重新回府的廢人,能拿得出讓他揮霍一生的銀子?這鬼話誰信?
小廝心裏頭很明白,這就是叫他送死來了。
平日裏,要陷害三爺夫婦,這種事,二爺沒少幹過,但都是些小打小鬧,不危及性命的,他們這些做奴才的自然也不願意輕易卷入主子們之間的爭鬥,拿眼瞧著就是。
但是今日的事,一個不好就是要掉腦袋的。他就不信二爺對這些事就不了解。可他竟然心狠的拿他的妻女來威脅他,叫他不得不接下了這個掉腦袋的活兒。
但是,他如何能甘心輕易送死?於是他人是來了,卻也在想著其他的辦法,為求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