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江湖各派就不忌憚驚門嗎?不,他們忌憚,可卻不敢輕易下手。但此時偏偏有了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以絕對碾壓的姿態,將驚門從江湖中除名。他們出手快狠,毫不留情麵,到了後來,驚門之人都死絕了,是否有仇,死無對證,連個審問的人都沒有。如此可怕的組織一夕覆滅,作為斷送了驚門生機的存在,這個人或者組織應該一鳴驚人,在江湖中足以擁有赫赫威名。那麼我問沐老與王爺,覆滅了驚門的所謂仇人,是何人?或是何組織?此時可依舊活躍在江湖之中?”
沐陽和沐王都愣了愣。他們似乎是忽略了這件事。
“我隻記得,當初驚門覆滅後,江湖中無數傳言流傳。關於驚門的仇人,有人說是豐州的羽千門,也有人說是別國的門派。還有……”
沐老想了想,繼續道:“四十幾年前的江湖,與現在還有些不同。那時候皇上還剛剛登上皇位不久,急需穩固朝堂勢力,所以江湖中事根本無心插手,那時的江湖比之現在還要繁榮幾分。而不僅僅是大周,大裕,大承等等國家的江湖人士與大周的江湖同道經常齊聚,探討武功,結伴冒險,比比皆是。隻是現在,皇上欲要插手江湖事,加之對他國的虎視眈眈,就連江湖之中也起了變化,大家的來往便少了很多。”
“驚門被滅時,我也不過是個少年,當時還沒有跟隨老王爺,且家中遭了難,除了聽過傳聞之外,也沒有用心去探聽過原因始末。隻知道,後來江湖中流傳最多的版本,說是驚門得罪了一個隱世門派,這個門派的人平時並不外出走動,即便出山,也是低調行走江湖,絕少與人發生衝突。而驚門仗著手中有千花萬葉針,對誰都是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不知怎麼的,就惹怒了這個隱世門派之人。後來,這人帶著門人下山,將驚門覆滅,讓其徹底在江湖中除名,之後就回到了門派之中,再也沒有人見過他的模樣。”
“驚門被滅後,江湖中風聲鶴唳了一段時間,各門派家族之人都約束自己的晚輩,不要輕易得罪了別人,為家中惹來殺身之禍。因為當時,隱世門派雖少,但是卻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他們雖然很少高調行走江湖,但是一些門派的掌門也是認識不少隱世門派的才俊的,所以,這個傳言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懷疑,傳的久了似乎就成了事實。”
“那隱世門派之人將千花萬葉針這種凶殘的武器當著眾人的麵兒毀去,而後便回到了隱世門派之中,再也沒有過他的傳言。不過,也有傳言說驚門的覆滅是豐州羽千門所為,可是我覺得可能太小。羽千門不過是個毫不起眼的小門派,其掌門的武功連王爺都不如,如何可能是整個驚門的對手?但是既有傳言,所以羽千門那段時間並不太平,後來也是莫明的被滅了門,隻是凶手是誰,卻不得而知。”
沐陽回憶了一下自己腦海中關於驚門被滅一事的信息,發現了一件很可怕的事。那就是,他的認知,從一開始就像是被人引導著一般,認定了傳言中的那些事就是真實發生的事。但事實上,他確實沒有親眼見過驚門被那所謂隱世門派之人所滅的過程,也沒有見過千花萬葉針被毀掉的過程,更加沒有看到傳言中任何一個起眼的不起眼的細節所發生的過程。甚至於,他所認識的老友之中,曾一起談及過此事也有過幾次,但仔細回想起來,似乎從來沒有人說過親眼所見過一些事實,而大多都是聽到傳言是這樣的,所以就認定了事實是這樣的。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驚門真的得罪了隱世門派,所以才被滅了門?怎麼得罪的?這麼大的事為何江湖中一點消息也都沒有流傳出來?
何況現在想想,隱世門派的人大多低調,因為他們的門規族訓就是這樣。這樣的門人,會是一個動不動就滅人滿門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