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的招呼聲喊了出來,絲毫不一致,而且很明顯至少有二十人沒喊,這其中應該就包括楊威那五人吧。
不過葉秋倒也不在意這個,想想自己是中藥課的老師,要不要和學生說些關於中藥的故事呢?不過和他們這些隻見過標本的學生說這些有點對牛彈琴的味道。
因為沒有做事前準備也沒有相關經驗,葉秋此刻毫無頭緒,不管了,自己還是先照本宣科吧。
葉秋照著《中藥集》讀了好一段,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好像自己一直在讀前言,葉秋剛剛停下後排一名男同學站了起來。
葉秋還記得他,他就是楊威那四個狗腿子之一,剛剛被自己三拳兩腳嚇得沒影的軟蛋,看著他葉秋點點頭示意他發言。
“葉老師,學校請您來不是給我們朗讀課本的。”那學生正視葉秋,眼神中不帶一絲畏懼之色,葉秋也覺得他勇敢的有些“可愛”了。
“那這位同學,你覺得老師的作用在哪裏?”葉秋頗為謙虛的問道,自己可是專治各種不服,上課的話自己可能無頭說起,但是要說起對中藥學理解,自己可是說三天三夜不帶停的,放眼金陵醫大,再老的教授也未必懂得比自己多。
“傳道、授業、解惑,三者缺一不可,不過嘛,這對於葉老師來說是不是太為難了?”
那學生說完故意搖頭歎氣,旁邊的幾人不約而同的歎氣。
“你這是在質疑我的醫學水平嘍?”
葉秋“嘭”的一聲合上《中藥集》,自己今天不把他整哭自己這些年的古醫學就是白學了,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跟自己玩手段?
“不敢不敢,我怎麼敢質疑老師呢,不過我倒的確有問題想向葉老師請教一下。”
那學生又放下身段擺出謙遜的樣子,而同時雙眼望著自己右邊的學生就要噴出火來。
與此同時全班同學也紛紛把目光轉向他,第一次聽說一向不學無術的大宏會找老師提問呢,要不是親眼所見,他們就是打死也不敢相信。
“老大,肥仔這家夥上網找了半天還沒找到,怎麼辦啊?”那學生目不轉睛的盯著葉秋,卻在下麵小聲的詢問著楊威。
“大宏,你就死馬當做活馬醫,問你覺得最難的,問倒他就行了,我估計他並不是真的藥學老師。”
楊威輕描淡寫令大宏滿頭黑線,這不是為難自己嗎?大寶真是該死,自己剛剛就不該相信他的。
“那請葉老師說一下有關中藥的書籍吧。”
大宏問完這個問題後如釋重負,不過華夏五千年曆史,無數名醫有過相關著書,誰能記清。
就在葉秋拇指托腮之際,在鴉雀無聲的教室裏大宏已經悄悄做了一個勝利的姿勢,幾個同伴也開始準備歡呼了。
正在這時葉秋清了清嗓子,打破了短暫的寂靜:
“咳...要論起曆史嘛,華夏最早的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出現於漢代,其實呢在這本古代藥物學著作之前還有春秋戰國時期扁鵲的《藥冊》,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之後嘛是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整理編撰的《本草經集注》。”
“接著是唐代蘇敬等人編寫的《唐本草》,再到明代李時珍又著成《本草綱目》,這本書52卷,共載藥1892種,繪圖1160幅,堪稱千年難得的巨作,哦對了,清朝和民國因為沒有引領醫道的大人物,那些著作不提也罷。這些近代的書籍我就不和你說了,怕說多了你記不下來,我剛剛說的朝代、人物、著作你要記清楚,明天我會提問來以檢查你的學習成果。”
葉秋慢條斯理一句一頓,好像學堂裏的老先生一樣,不過大宏倒是聽得雲裏霧裏,直到最後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