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白龍至交(2 / 3)

一般來說,任何朝代墓內的物品擺放都有其規律。一看形狀是漢墓,東漢或是西漢,那麼心裏就有數了:棺木應該在哪裏、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裏、金屬器皿在哪裏、兩邊的耳室裏都會有什麼……等等。等真的下去以後,直奔那裏就挖過去了(漢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滿了土,說是墓室,實際上都是土,是在土裏前進,東西都在土裏)。一般貴重的陪葬品會放在墓主棺木裏其左肩部和右腳部。

還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頂會很厚的,這是因為那時的墓大多采用七縱七橫、共十四層的青磚砌起來的,有兩米多厚。這樣就需要在挖洞時避開墓頂。所以,一旦下鏟子碰到了磚(鏟子提上來會帶有磚灰),那就要找其他地方往下打了。

這個“其他地方”有時可能是靠近墓門,有時可能是靠近墓的後牆,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據墓的本身形狀、特點來定的。看完形狀,一想這墓內的棺槨可能是靠近墓門位置,那打洞的時候就靠近墓門,反之就靠近墓牆打。

一個墓,就象一輛坦克,盡管有裝甲(墓牆、防盜層)、象堡壘(墓頂很厚),但也有弱點。弱點就是墓牆,或是墓底。

有些盜墓者一看這墓太堅固了,頂上和周圍都不好辦,就要再挖一個豎井和一個橫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到墓的正下方以後再繼續垂直向下開一個豎井,然後用工具向上麵挖,把墓底挖穿一個小洞,然後通過這個小洞就可以進入墓的內部。這樣,墓的四牆、頂部都沒有破壞,但墓本身已經被盜掘一空了。

但一般較少采用這種方法,以磚石結構的明墓為例:它的後牆最薄弱,基本上隻有兩層磚,所以打豎洞時可以沿著墓後牆打,把兩磚厚的墓牆鑿開並不費什麼事。針對明墓來說,幾乎所有的古盜洞都是開向後牆的。解放前盜明墓的,很多隻有一個人幹,隻有一晚上的時間,穿著老鼠衣、手腳並用,挖洞、進墓、拿東西走人。相當不簡單。那時候一個人沒辦法打豎井,他就離開墓一段距離,然後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著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後牆,然後鑿透、進入,計算的非常精確。”

正說著,忽然水麵上有了響動,三叔趕緊的將手電打開,之間一個巨大的蛇昂著頭正在死死盯著我們,我們都嚇了一身冷汗,隻不過誰都沒敢動。

“師父,這是什麼東西啊?”高山就站在我的身邊,看見這樣的東西也是慌張了。隻是,沒等我說話,老爺子那邊搭話了:“傳說中引起水害的巨蛇。據說有一位書生小時候捉到一條小蛇,將它養大,蛇長大了之後書生就背著它走,因此得名“擔生”。但是由於蛇越來越大,書生也背不動它了,因此就將它放生到河南的沼澤地中。過了40多年,大蛇變成了巨蛇,在沼澤附近吞食行人。這時候書生已經老了,聽說這件事之後就來到沼澤探訪。巨蛇果然出來襲擊,於是書生就叫:“擔生!”,巨蛇聽見之後就垂下頭離開了。縣城裏的人聽說之後,就把書生逮捕,要將他處死。擔生聽見書生在牢房中歎氣,於是當晚,整個縣城都陷入湖底,隻有關押書生的牢房留在地麵上。

這東西傳說後來和小白龍成為了至交,才會得道的!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天山腳下有一個美麗的大海,俗名西海,人稱博斯騰湖。

西海岸上是廣闊無垠的草原,各族牧民在這裏生息繁衍。他們憑勤勞的雙手,使草原上牛羊成群、鮮花盛開,人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年,突然天降大旱,百草枯死,牛羊死亡,人們隻能眼看著茫茫無邊的西海而歎息。草原大旱的消息傳到天庭後,玉皇大帝當即指派青沙龍前往西海,解除旱災。青沙龍受命後,帶領家眷隨從騰雲駕霧飛降九天,來到西海,從此被稱為西海龍王(敖閏)。青沙龍視察旱情後,立即向玉皇大帝呈遞奏章,要求撥水。當時,普天之下均遭惡旱,其他江海無法救援,玉皇大帝隻能命令西海龍王敖閏就地解決。

西海龍王敖閏無可奈何,隻好將西海之水一口吞去三分之二,然後飛上天空,將水普降草原。青沙龍不顧自己龍宮安危,吸水降雨,使千裏草原得救,然而西海從此卻變成了一個小湖,也就是現在的博斯騰湖。

草原得救了,牧民為了紀念西海龍王敖閏的功績,便在通天河的河口島上修建了一座廟宇,塑了西海龍王敖閏的全身像。廟宇雖然離居住區很遠,但牧民們為了感激龍王的盛恩,仍然朝夕前往敬香。

西海龍後是一個非常賢淑美麗的婦人,她全心全意輔佐西海龍王敖閏,頗得牧民敬愛。但因她操勞過度,轉眼百年仍膝下無子。龍王也因而常對她大發脾氣,妄動肝火。龍後回憶昔日和丈夫的恩愛,目睹龍王而今對自己冷落,不覺淒然淚下。

一天,西海龍王敖閏正在龍庭裏為無子而苦悶,忽然,巡海夜叉押來一位妙齡女子。說她在龍宮窺探,特捉拿,送交龍王處治。

龍王見此女美貌絕倫,頓時魂飛九霄,又加之盼子心切,當即喝退夜叉,傳令彩布龍宮,納此女為妾。

龍後聽說龍王納妾,便到大殿看望。哪知龍後一到大殿,隻見殿內黴霧繚繞,一個霞光彩照的水晶宮已經妖氣橫生。她走進宮裏,仔細端詳那女子,才發現殿裏所有妖氣都是從此女身上散出。

為了確保龍王安全,龍後含著淚向龍王奏道:”龍王陛下,你我結伴至今,你對我恩重如山,我縱是到九泉之下也不能忘懷。今天你喜納新妾,我也十分高興。隻是選配佳偶並非兒戲,望陛下對新來女子的來曆過問清楚再娶不遲。”

這時,西海龍王敖閏已被那女子所迷,龍後的話他半句也聽不進。這妖女也早已心中有數,假意對龍王說道:“陛下,既然龍後不能容我,愚女自便去了。”龍王見愛妾要走,便把滿腔怨恨發向龍後,頓時大拍龍案,喝令左右把龍後趕出大殿,並宣布龍後永世不得再回龍宮。

丫環翠芸見龍王要趕走龍後,趕忙上前跪下求情:“龍王陛下,龍後和您夫妻多年,她為您幹辛萬苦,一片忠心,您萬不可棄舊圖新,失了知己。”此時妖女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便添油加醋地說:“陛下,依我看,龍後使女心懷叵測,妄圖讓您斷絕子孫。若不把她趕出龍宮,日後必生後患。”龍王聽後連連稱是,又喝令左右將翠芸用亂棒打出龍宮。

另妖女不是別人,而是開都河裏一條千年蛇精。原來就在開部河和西海裏稱王稱霸,殘害牧民。後來她聽說玉皇大帝派青沙龍到西海任王,才慌忙逃到開都河。她一直對西海龍王敖閏懷恨在心,本想興兵報仇,隻是無力對抗。後來得知龍王盼子心切,便搖身一變,化作絕代佳人,潛入龍宮引誘龍王。沒想到,龍王果然中計。

妖女深得龍王寵愛,便越發肆意妄為。她暗中發令,調來開都;司的大小蛇妖,到博斯騰湖裏吃殺龍宮護兵。自龍王納蛇妖為妾後,整日都被妖女纏得魂不附體,再也無心問理朝政,關心民情,致使千裏草原旱情加重、百草枯黃、土地千裂、牲畜死亡,牧民們都背井離鄉,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