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那些蛇的故事(1 / 3)

“老爺子,您這裏是不是有對付那個神物九頭蛇的辦法啊?您也知道那個墓葬裏麵危險重重,不瞞您說,我這也是剛從地府裏麵回來。如果您有辦法能順利的進去墓葬,不管您有什麼要求,我們都能答應。”我一看老爺子的樣子,這就是要急死我們啊,也顧不上什麼麵子不麵子了,立馬回應道。

“嗬嗬嗬,總算是有一個明白人了,我要是不知道對付這個東西的辦法,我給你叨叨這些幹嘛?隻是你們知道關於蛇的習俗嗎?隻要知道就好辦!”老爺子似乎就在等著我的說話,也奇怪,隻從知道我剛剛從地府回來以後,老爺子的眼神就一直都停留在我的身上再沒有挪開。

“我倒是知道一些,因為我的老家就在適合蛇類生長的地方。有山有樹的地方,就會有蛇。蛇喜歡洞居,在陰涼處。山石,深草,變成了蛇棲息的地方,生活的家園。蛇是龍的兄弟,小名叫小龍,但是待遇卻和龍有著本質的區別。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與龍有關的傳說、故事、民俗,甚至詩詞、成語,大都記載著龍的威武、英勇、創新精神,因而龍的精神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蛇和龍可能淵源差不多,甚至長相也有些類似,但是命運卻差之遠矣。當龍在空中舞的時候,蛇卻躲在石頭下,過著淒慘的生活。

蛇在家鄉很普遍。莊前屋後,草叢深處,小溪邊上,甚至莊稼地裏,都有蛇的足跡。蛇要生存,吃田鼠,青蛙,還有螞蚱之類的蟲子,所有有這些動物出沒的地方,就會有蛇出沒。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家鄉的蛇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夏天,草木繁盛,莊稼也長高了,蛇經常出來遛腿,尋找食物,在陰涼處避暑,或者到小河裏喝水。所以,每到夏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村裏人說,誰家去摘黃瓜,看見蛇在瓜秧下,誰在河裏洗澡,看到蛇在水裏翻騰,還有誰在玉米地裏打死了蛇,等等。這些都不是新聞,因為蛇是常客。

我也親眼看到過蛇,甚至打死過蛇。蛇長得樣子很醜,醜的恐怖,特別是滑溜溜的軀體,還五顏六色的,更增加了他的醜感。這就好像一個人,本來就長得很醜,結果還喜歡時尚,但是又不會打扮,所謂醜到極致。蛇的醜,蛇的攻擊性,蛇生活的隱蔽性,以及蛇活動區域的不確定性,使得很多人怕蛇,恐懼蛇。我就是這樣子。

迄今為止,在記憶中,我親眼見過的蛇不下十條。小學的時候,學校要求勤工儉學,挖藥草。藥草一般都長在石堆裏麵,需要拿著钁頭從裏麵刨出來。在離家兩公裏的一個土山上,我自己一個人挖藥草,一不小心卻碰到了蛇窩,沒出五步遠就碰到了三四條不到長度不到一尺,細如小拇指的小蛇。我嚇得抱頭鼠竄,把簍子都丟在那裏了。

但是,我真的還打死過蛇。還是勤工儉學的時候。收麥子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撿麥穗。我們小夥伴五六個人,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一起到野地裏撿麥穗。說是撿麥穗,實際上也就是給父母一個出去玩得名頭,農民顆粒歸倉,哪有那麼多麥穗可撿呢。

路過一塊麥地的時候,一個女孩子突然指著麥地中心說,“那裏有條蛇”。我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發現一條蛇蜷縮了身子,在麥地中央,圍成了圓圈。那時正是中午,日曬當時。盡管我們是小孩子,但是家裏父母很早就告訴我們,蛇在日曬的時候,就是養神,或者睡了,一般不會動。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有科學的道理,但是當時我們根據這個經驗去判斷,認為蛇已經睡了,我們應該斬蛇除根。

剛好有女孩子在旁邊,總不能讓女孩子看貶了自己吧,況自己在小夥伴中還是高個子呢。我和另外一個小夥伴,戰戰兢兢地,拿著兩把钁頭,小心翼翼地朝蛇走去。蛇已動不動,似乎真的睡著了。離蛇半步的時候,我們舉起钁頭,猛地砸下去。直擊要害,蛇一下子伸開了身子,亂顫,而頭已經砸地半尺了。乘勝追擊,我們最終將那條蛇砸成了土地肥料。

那時唯一一次與蛇真正為敵,後來再遇到蛇,也沒有再動過她。

老家流傳著很多捉蛇的土法子。比如蛇鑽進老鼠洞裏去,就用水灌,最終蛇不甘水淹,自己跑了出來。還有,蛇鑽進石頭縫裏,就用火攻,將燃著的麥稈放進洞口,蛇不堪煙熏,會講身子向外退出來。這時候膽子大的人就會上去用手捉住蛇的尾巴,用力搖起來,然後甩出去,蛇九一命嗚呼了。更有甚至,冬天的時候,拆房子會遇到冬眠在牆縫裏的蛇。出於冬眠期的蛇很乖,很溫順,完全沒有攻擊性。很多工匠會點上一隻煙,塞進蛇嘴裏,蛇便會吞雲吐霧,不一會便醉了。

家鄉人之所以敢玩蛇,是因為那裏的蛇一般都沒有毒。家鄉的蛇有很多種,都是土名,上年齡的人有區別,像我則難以區分了。偶爾有人被蛇咬傷了,去醫院清洗一下就行了,並不太礙事。

父親曾經跟我講,家鄉有一種厲害的蛇,名字叫“草上飛。”這種蛇之所以厲害,並不是因為她有毒,而是機敏,具有攻擊性。據說,草上飛身子很短,長不大,大約就是三四十厘米的樣子,很輕盈。如果你靠近她,拿著木棍去打她,她會順著木棍奔向你。所以老人都說,打草上飛要用趕牛的鞭子,或者藤條,否則不要惹他。父親說,他曾經親眼看到一條草上飛,身體掛在兩棵菠蘿樹枝子上,橫在那裏。父親手裏沒有武器,也沒有敢動它。

還有老人講,家鄉有巨蛇。據說,有人在南山坳裏,曾經發現一條蛇在水裏洗澡,有扁擔那麼長,行走過去,一陣風疾過,樹葉飄起,塵土飛揚。還有村裏人說,村子中央的大塹下麵,是兩個磨盤作的地基,磨盤下麵有碗口那麼粗的蛇,晚上兩眼冒光。我小時候,晚上從奶奶家回家,從來不敢走那個地方。當然,這僅僅是傳說。

說蛇無處不在,還有一點驚人的是,很多蛇生活在農戶的房子裏。老式的房子,都是石頭做的,上麵是茅草,房梁下麵是紙做的天棚。很多蛇都生活在房簷下,或者房梁左右的石頭裏。因為老鼠經常出沒在在房梁上,蛇便會伺機行動,捕捉美餐。我很小的時候,一個人在房間裏,經常會聽到天棚上麵撕咬的聲音,估計是蛇在上演捉鼠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