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南霸天2(3 / 3)

和氏璧之後長期保存在趙國的宮廷中。公元前228年,秦破趙,和氏璧這才落入秦國人手中。

和氏璧的曲折命運似乎預示著傳國玉璽的多舛命運。秦始皇用它造至高無上的玉璽,本來希望這個皇權的象征能夠世世代代在嬴姓子孫手中傳下去,永保江山。不料秦朝迅速滅亡,和氏璧造就的傳國玉璽也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曆程,並最終湮沒無聞,成為一大曆史謎團。

公元前206年的10月,劉邦率農民起義軍打到了鹹陽灞上,秦王子嬰投降,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細心嗬護著玉璽,並在西漢王朝建立後將它作為了新王朝的傳國玉璽,並將其珍藏在長樂宮。

西漢末,王莽篡權,需要玉璽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當時玉璽由他的姑姑,漢孝元太後王政君掌管著。王政君對劉家的感情比對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玉璽。最後王莽命弟弟、安陽侯王舜逼老太後交出玉璽,老太後感覺被侄子給騙了,哭罵著將玉璽擲到地上,玉璽被摔掉了一角。後來,雖然王莽等人用黃金將缺角給補上了,但是玉璽還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垮台時,傳國玉璽就在王莽的屍體身上,亂軍搶到後將其獻給了綠林起義軍擁立的更始帝劉玄。劉玄後來被赤眉軍打敗,傳國玉璽一度成為赤眉軍擁立的小皇帝劉盆子的玉璽。劉盆子後來也失敗了,投降建立東漢的劉秀。傳國玉璽重新成為了漢朝的玉璽,從劉秀開始,一直在東漢諸帝手中流傳,洛陽的東漢宮廷則負責保存傳國玉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傳國玉璽幾經輾轉到了漢獻帝的手裏。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給自己,建立了曹魏。傳國玉璽自然順延成為曹魏的皇權象征。曹丕畫蛇添足,派人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三國一統於西晉,玉璽歸晉。

西晉末年,我朝北方陷入了所謂的“五胡亂華”時代,朝代更迭頻繁,動蕩不安。傳國玉璽開始了最為劇烈的顛沛流離。

在這個階段,稱王稱霸的人很多,但玉璽隻有一個,於是很多豪強梟雄自己私刻玉璽。比如東晉朝廷南逃後,就自刻了一個玉璽;此外還有西燕慕容永刻的玉璽、姚秦的玉璽等等。他們私造玉璽的“創意”得到了後世許多亂臣賊子和梟雄豪強的歡迎和效仿。

公元589年,隋朝統一全國,那些私刻的傳國玉璽也就統統被隋朝沒收了。

隋唐時期是我朝傳統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傳國玉璽牢固地掌握在皇室手中,被封為國家至寶,沒有出現什麼傳說。唐末朱溫篡位後,曆史進入了紛擾的五代十國時期。玉璽再次遭遇亂世,厄運迭起。朱溫建立的後梁掌握玉璽沒幾年就被後唐給取代了。

公元937年1月11日,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帶契丹軍攻至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著傳國玉璽登上玄武樓自焚,玉璽從此下落不明。

這是正史中的傳國玉璽的下落,實際上,這個傳國玉璽後來傳到了元代統治者的手中,當時成吉思汗剛剛建立大元王朝,軍隊、領地和財富到達了一個巔峰時期,可是成吉思汗自己知道自己是個少數名族,想要統治人數戰略百分之九十的漢民族就得從心裏征服他們。於是成吉思汗耗費了整整十年時間動用了數十萬的能人尋找傳國玉璽的下落,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吉思汗派出去的人中有一個李從珂的後代,這人還真就找到了自己先人懷抱自殺的傳國玉璽,為了邀功,這個人將傳國玉璽交給了成吉思汗,沒想到這人非但沒有得到賞賜還被成吉思汗賜死了,至於為什麼,到現在曆史學家們也統一不了意見。

現在,你們或許能夠猜出來南霸天這個老牌的盜墓賊想要盜取誰的墓葬了吧?對,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可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到現在還沒有被發現,南霸天得知用推背圖和國運羅盤同時推測便能知道成吉思汗陵墓的所在,所以他才會和我們合作的,因為不知道他從哪裏知道你父親手裏有推背圖,你們手裏有國運羅盤才會下的殺手。

我們合作的條件是南霸天在我們近期準備的反攻大陸的計劃中扮演重要的間諜角色,除了被我們通過王段天賣到國外的寶貝,剩下的那些都在南霸天的手中。”

那老頭一口氣將我們應該知道的事情都告訴了我們,原來王段天在找到薔薇的舅舅和媽媽之前就已經和中統有了聯係,看樣子,中統整整騙了薔薇的舅舅和媽媽數十年,利用他們,利用完了便殺人滅口。

“他娘的,真該死,你們害的薔薇外公一家家破人亡,還和殺人魔王勾結反攻大陸,還偷賣國寶,不殺你天理不容啊!”太師爺說完,一巴掌拍在了那老頭的腦門上,老頭一下七孔流血,死了。

“老師父,我們下了飛機,直接去台灣,找南霸天拚命!”薔薇的舅舅看了一眼自己的老上司,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對太師爺說到。

太師爺點了點頭,說道:“好,也是該解決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