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舍情入宮(2 / 2)

雖無血緣,也是名義上的侄女,可見皇上是好色不義之徒,不然,端王爺又怎會發怒到失去理智。父親卻還要送我入宮到這樣的皇上麵前?

“雖然他最後起兵,是因為世子的屬地分封,可是這養女的事情,卻是離間他們皇兄皇弟之情的起源。”

為一女子,竟離間兄弟感情,難道這也說是自古紅顏多禍水?照我看,倒是男人之間本無情。

“瑾兒,為父不是皇族,更沒有端王爺那樣的底氣可以違抗聖意。幾年前謀反的事情,雖未牽連我楚家,但皇上知道我與端王爺一向交好,隻是沒有證據罷了。這麼多年,對我們楚家的忌憚卻尚未減緩。”

是啊,坐在皇上的位子上,隻怕就是連頭發絲那樣細小的證據,也足以讓他充滿懷疑了。

“所以為父想著,你若入得宮去,父兄在朝堂上的日子也可以好過一些。更何況,為父在朝中的政敵怕是都有女兒送得進宮去。”

是啊,說到底,再摯愛的女兒,也都是棋子,本來擺在史家也不錯,可是現在要擺在皇家了。

“瑾兒,為父知道你與那史家的文俊公子相交甚厚。文俊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可是瑾兒,小兒女的情誼,總是靠不住的。縱然父親可以冒死去回稟,說你身體抱恙,無法參選,然後過幾年把你明媒正娶聘給史家,那就是你想要的日子麼?”

平平淡淡,了卻一生,不一直都是古今聖賢所追求的人生麼?

“那史家的公子,一定就這麼值得你為了他,冒險麼?你冒了今天的險,明日,就一定會過上比後宮嬪妃更專寵更自在的生活麼?”

這倒是問倒了黛瑾。

“瑾兒,你可知道,人活一生,想圖無憂無慮很難。你長大了,無論是嫁去哪裏,都不是萬無一失的。為父知道後宮不是個好去處,但為父也知道我女兒不是凡俗之人,你可以安安穩穩從侯門小姐做到侯門夫人,可是你也可以做到更多。”

更多,比如,去後宮勾心鬥角麼?

“就像你祖父當年,如果隻圖安樂,就不會征戰沙場,為我們楚家拚下世襲的爵位;如果爹爹當年,滿足於世襲功名,不去屢立戰功,那這爵位,隻怕是風雨飄搖。你一個女孩兒家,本不應該去過這樣舍穩求勝的人生,爹也希望你一生平安富貴,隻是命裏如此,讓你去那風口浪尖上耍一耍。那麼,我希望我的女兒,不管命把她放在哪裏,她都能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瑾兒,你懂麼?”

懂。

一麵是抗旨不尊,連累父兄,讓他們從此仕途忐忑不平。

一麵是入選後宮,光宗耀祖,讓楚家門楣更上一層樓。

怎麼會不懂。

哪怕堅信著文俊一生都可以對我一心一意,也不敢為了自己的小小心思帶累族人。

更何況,捫心自問,也沒有十成十的把握,確定文俊值得自己一家這樣冒險。

黛瑾隻得暗暗告訴自己,家族大事,總重過兒女情長。我與他有緣無分。

黛瑾那時不知道的是,放棄青梅竹馬的選擇,在自己的人生中,這是第一次,然而如此進退兩難的境地,卻遠遠不是最後一次,以至於回望今天的時候,會感到原來割舍情緣,並不一定是世間最痛苦的事情。

懂事的結果,就是要步入那深深宮闈。

不知是因為皇家庭院的氣勢恢宏,還是因為一群女孩子的花紅柳綠爭奇鬥豔,黛瑾的腦中,產生出越來越強的競爭欲望,和勝利欲望。

這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宮殿,這也是生而為人能達到的最極致的地位。

如果是男人,入主這裏隻能靠命,不,隻能靠天意。可她是女人,她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父母,兄弟,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謂侯門千金,不是那野史小說裏隻懂花前月下情情愛愛的小兒女,生於權貴長於權貴,即便是女兒家,也有著對競爭和勝利最直覺的向往,和對家族與門楣最徹底的保護。

她想要入選,她想要入宮,她想要成為這一群女孩子裏,不,是一整個後宮裏,最耀眼的那個。也要讓父親和哥哥,還有我楚家的姓氏,可以在史書中,留下重重的一筆。

黛瑾看到的是,自己從頭到腳的每分每毫都在述說著家世顯赫,理了理頭發—那是早起母親親自給梳的垂鬟分肖髻,又轉了轉手鐲—那是哥哥特地找城裏最好的工匠給打的蝦須寶珠鐲,再扶了扶累絲金鳳釵—那是祖母當年的陪嫁。

周圍女孩子雖多,能像自己這般華貴的卻是少數。楚家本就是京城裏難得的富貴人家,又為了黛瑾這一次待選,舉家上下傾盡心力。

憑著這樣的寵愛加身,她楚黛瑾有什麼理由不去給自己的家族爭一份榮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