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京門風月(2)(2 / 2)

“稟皇上,臣本是和楊相一同前來的,但楊相爺說他還需要跟定北侯打聲招呼,所以臣就先來了。”

“哦,是為了四國大會和千秋節的事吧。”昭華帝了然的點了點頭,先前知道這二人會因為這個事情來找他,但沒想到這麼快就來了。

“稟皇上,楊相求見。”崔富威一甩手中的浮塵,定定的立在門口。

“宣。”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楊相進門就是一個大禮,其實一般在這種私底下的君臣會見,是不需要有如此大的陣式的,像方才沈廷那般,也隻是跪拜,但行禮並不是很隆重。

但楊相卻不一樣,這個人能坐在這個位置上,除卻自身的能力出眾以外,他本身的處事做人方麵也是做的極好的,對待下屬禮遇有加,從不隨意的苛責打罵,對待君臣關係,也是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

就像這個行禮,明明是可以省略掉一些的,可他偏偏是要全部一板一眼的都做好,或許他若不是楊家人,昭華帝對他應當是青睞有加的,相較而言,沈廷雖然也是個才能出眾的,但一比之下,就要青澀許多了。

“嗯,楊愛卿不必多禮,請起吧。”昭華帝抬了抬手,讓兩人坐在下首。

“稟皇上,老臣和沈相前來是為了這個四國大會還有千秋節籌備的一些更細的內容來煩擾皇上的。”楊相神情嚴肅,話語尊敬,這楊家的族長,到底是跟定北侯那個老匹夫不一樣,做事總是要識大體一些。

“這個方才沈愛卿已經和朕說過了,確實需要再好好的核對一番,就請楊愛卿直言吧。”

“是。”楊相恭敬的回著。

接下來,君臣三人就細細的探討了一番如何來籌劃這個四國大會以及千秋節。

先是明確了,這來參加的國家有哪些,這四國大會,表麵上說的是“四國”,但這片大陸之上到底是不僅僅有四個國家,除了玄赤國等大一些、能力要強一些的國家以外,還有不少零零散散的小國。

至於,為何稱之為“四國大會”,除卻有大陸上,如今實力不相上下的是四個大的國家以外,還有這這片大陸上,先祖們曾經征戰四方,最少國家的一次,就是四國分守四方的情況。

而這裏的“四國”,除卻玄赤國,還有南寧國、北冥國、就是西海國了,這四個國家裏,玄赤國占據了比較好的地理位置,偏東方而居,擁有著廣闊的平原還有富庶的江南水鄉,氣候物產都比較適宜,經常產出質量好的礦石,又擁有著比較精良的製造武器的技術,是四國裏邊在錢財、國力以及兵力等排在第二位的了。

而南寧國,就是在南疆之處與玄赤國相隔,擁有著較為豐富的物產,行事作風就同雷大將軍的嶽父家相差無幾,喜歡搞一些奇奇怪怪的咒術、巫蠱之類的,氣候比江南還要再悶熱一些,多綠植,風景宜人,雖說是能力不錯,但人口要少於其他國家,所以排在第三位上。

至於北冥國,則是與玄赤國在南疆相隔,占據著最肥美的遼闊草原,擁有著產糧不錯的土地,兵馬強壯,算是四國裏邊最兵強馬壯的了,臣民又擁有著健碩的體魄,國家也不缺金銀之物,若是這樣還算是和玄赤國持平,但倒底是靠著武力坐上了首位。

再說那個西海國,與其餘三國隔海相望,擁有著豐富的海類的物產,什麼珍珠、珊瑚皆是不錯的產出,臣民安居樂業,國家雖然小了一些,但到底也是個海上的強國,最後是排在了四國的末尾。

但這個西海國,說起來除了一些出使的大臣,這各國的國君還真是沒怎麼去過的,其實也是一個實力待定的國家,畢竟說起水軍來,玄赤國雖然在這方麵也是不錯的,但造出來的船隻有不少是借鑒了西海國的船隻。

再說道物產上邊,雖然是處於海島,缺乏穀物,但架不住人家離海近,用起珍珠等海底的珍寶來,還真是眼睛都不帶眨一眨的。

不過,好在這個國家向來是處於中立的位置的,其他三個國家,在曆史上都或多或少有互相吞並的情況,但西海國一直獨善其身,說起來,昭華帝對他們的開國國君也是比較佩服的,這要有怎樣的胸襟,才能放下心中的征服欲望,而首先是保衛住自己的國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