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如畫江南(1)(2 / 2)

昭華帝自然也是不指望在危機十分這楊家能夠幫到什麼,所以在同情這個被推了出來的少年的同時,也就暫時接納了他。

再來就是這路上的人員配備也是有講究的,兩位相爺,左相留守京城,右相沈廷則隨駕出行,那些個六部的人員,或是尚書或是侍郎侍駕而行,底下還有負責帝王日常起居的,有負責帝王衣食住行的,還有那些個後宮佳麗們。

這第一次巡遊皇後自然是不能缺席的,就隻好將鳳印的一半權利分給了溫憐宜由她留在宮內代理宮務,下麵就是四妃,淑妃不爭不搶最後自然是留在京城,賢妃看死對手莞貴妃沒有隨駕,就也選擇了留下,至於德妃如今風頭正盛自然是不會落下的,再來就是一些由皇後圈了名字的才能跟著一起下江南。

很快的,就到了巡遊隊伍準備出發的日子了,這邊城門兩側皆是前來送行的官民,這時在隊伍裏的昭華帝就已經讓人替換了去了。

年輕的帝王此時騎著高高的汗血寶馬,氣宇軒昂的揮鞭示意巡遊啟程,身後是黑壓壓的跪了一地的臣子和京城內的百姓們,高呼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道路旁的楊柳隨風飄揚著綠色的秀發,一支浩蕩的隊伍就這樣緩緩的離開了人們視線。

在這個萬人空巷的時候,真正的昭華帝等人從側門已經由一架低調又不失身份的馬車承載著向前方的路途快馬急駛而去。

沈媛因為先前說自己常年在江南養病,想來路上也是熟悉一些的,所以被安排著和昭華帝一路走水路,大總管崔富威為了防止暴露是沒有跟在路南城的身邊的,又因為本就準備低調行事,所以水路一行隊伍很是精簡。

這路上二人容貌稍作修飾,路南城又裝成是準備去江南進貨的商人,身邊跟著張英江來伺候聖上,沈媛也是隻帶了碧衣,碧枕則是隨著那邊的部隊一起上路的。

暗中是有隱衛在隨時警惕著昭華帝的安危,明麵上則是有幾個個中高手偽裝成商人家中高價請來的護院,這就算是整個隊伍的人員配備了。

方前,沈媛還擔心路南城身為天子,是不會習慣這種簡易出行的方式的,肯定會有諸多的不適應,不曾想這路南城當年做皇子的時候也是靠自己豐衣足食過的,更何況他受了雷雲和他那個大哥的影響,在很多方麵還是不會如一般帝王那般缺人伺候就無法生存的狀態的。

甚至在經過一片樹林的時候,這位尊貴的人,還將護衛跑去河邊抓來的魚拿了過來,親手烤魚吃,這讓沈媛著實的吃了一驚,因為在她的觀念裏,坐在帝王的那個位置上,任何的事情都是可以指揮下麵的人去完成的,而這位卻是一副完全可以自力更生的樣子。

路南城看著沈媛那副吃驚的模樣好像也不意外,看著她小女人的依偎在身旁眼眸中亮閃閃的盯著他隻看,讓他眉眼間都染上了薄薄的笑意。

“很吃驚嗎?”

“當,當然了,聖……哦不,老爺您是怎麼?”路南城的突然發問讓正在一副了崇拜模樣盯著他直看的沈媛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個啊,還是雷雲教會我的。”

接著沈媛就聽路南城回憶敘述了那段往事……

那次,隨先皇在獵場圍獵的時候,他和雷雲為爭奪名次二人互不相讓,畢竟年少輕狂,誰也不服誰,於是就約定在獵場的深處再賽一場,不想二人的馬越跑越快越跑越遠,這讓身後跟著的護衛都沒能追上來。

不知不覺就在獵場的樹林裏迷失了方向,這讓當時還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皇子的他很是慌張,不斷的想要尋找能夠走出去的路。

雷雲就不一樣了,這位畢竟出身行伍世家,從小就被丟在馬背上磨練,沒學會走路都先學會騎馬了,對於這種野外更是不在話下,他看著路南城騎著馬不斷的跑過去又跑回來也不說話,淡定的去那邊的小河裏抓了魚,拾了柴火,開始烤魚,等喂飽了自己才招呼他來吃魚。

彼時的路南城已然饑腸轆轆,也沒有了皇族的矜持,大口大口的吞著魚肉,雷雲已經撤下身上的披風,席地而躺,絲毫沒有著急出去的樣子,或許是雷雲的淡定,又或許是路南城已經填飽了肚子,這個皇室貴胄也有樣學樣的席地躺下。

直到第二日清晨,護衛隊急急的搜索而來,兩人這才擺脫了困境,自那以後,路南城就下定決心要能夠做到在任何環境下都寵辱不驚,甚至和雷雲一同去南疆曆練了一段時日,暫且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