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朱湘(1904—1933)字子沅,原籍安徽,生於湖南沅陵。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一生致力探索我國新詩創作和外國詩歌的譯介。
朱湘自幼天資聰穎,6歲時開始讀書,7歲學作文,11歲入小學,13歲就讀於南京第四師範附屬小學。1919年,入南京工業學校預科學習一年,受《新青年》的影響,開始讚同新文化運動。1920年,進入清華大學,參加清華文學社活動。1922年,開始在《小說月報》上發表新詩,並加入文學研究會。此後他專心於詩歌創作和翻譯,同年在《小說月報》第一次發表新詩。
1925年,朱湘出版第一本詩集《夏天》。1926年,他自辦刊物《新文》,隻刊載自己創作的詩文及翻譯的詩歌,並自己發行。後因經濟拮據,隻發行了兩期。1926年,與人合辦《晨報·詩鐫》。1927年9月,去美國留學。留學期間,他先後在威斯康星州勞倫斯大學、芝加哥大學、俄亥俄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等課程。
1929年8月,朱湘回國,應聘到安慶安徽大學任英國文學係主任,1932年夏天辭職。後飄泊輾轉於北平、上海、長沙等地,以寫詩賣文為生。因生活窘困,憤懣失望,朱湘於1933年12月5日晨在上海開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殺。
朱湘的詩“重格律形式,詩句精練有力,莊肅嚴峻,富有人生哲學的觀念,字少意遠”。其中,他的代表作《有憶》更是做到了聞一多所提出的“三美”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朱湘還寫過不少散文隨筆、詩歌批評,翻譯介紹了不少外國名詩。
朱湘是一個極力主張新詩是可以歌唱的人,所以他的詩,音節方麵大都有異常的成功,頗具音律之美,譬如他的《搖籃歌》。
朱湘的著作還有《有一座墳墓》《葬我》《雉夜啼》《夢》《序詩》《永言集》《中書集》《文學閑談》《海外寄霓君》《朱湘書信集》《路曼尼亞民歌一斑》《英國近代小說集》《芭樂集》《番石榴集》等。
朱湘是一個性格獨特、對藝術充滿執著的詩人。
他去世後,被著名作家魯迅稱之為中國的濟慈。著名作家羅念生說:“英國的濟慈是不死的,中國的濟慈也是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