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 出發前(1 / 2)

那天我們把事情說開之後,外公又問我們接下來的打算。假書生說我們要去昆侖山走一趟,說如果我們之前到過的那個古墓真的是周穆王陵的話,那根據周穆王與西王母之間的傳說,和昆侖上本身的特殊性,那麼在昆侖山上必然有會有一座龍陵。外公聽了之後說龍陵不是那麼好近的,就我們四個人這麼沒頭沒腦的亂闖到最後可能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說著就吩咐小舅舅安排人手幫助我們。

不過他這個提議被假書生拒絕了,假書生說我們在明敵人在暗,隊伍越龐大越容易被察覺,更何況龍陵確實危機重重,其他人不了解它的情況,到時候橫衝直撞,隻會徒增傷亡,而他一個要看顧我們三個已經很吃力了,人太多的話他也無法兼顧。

我聽他這麼說就不樂意了,雖然你在古墓裏救了我們幾回沒錯,但你也不能把我們當拖油瓶看啊,咱們之前那是不了解情況一時慌了手腳,要是真打起來咱們的身手也是杠杠的!

我正想著,就聽到舅舅說對假書生意見表示讚同,說那他提供一些專業設備給我們,假書生對這個提議沒有拒絕,想必跟我一樣是囊中羞澀一族,反正是天上掉下來的冤大頭,不使白不使。

之後我們就各自休息去了,我那房間小,沒地兒住了,幸好外公也很有先見之明的定了酒店,於是小舅舅就和他一起住酒店去了。我這幾天一直再翻閱一些亂七八糟的野史什麼的,研究這個周穆王,但發現曆史上關於這位的記載真是少的可憐。按理說這麼牛B的一位帝王,對他歌功頌德的記載應該多了去了,可事實上正史上有關這位的曆史記錄都是寥寥數筆帶過,剩下的就是一些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例如《穆天子傳》、《列子·周穆王》之類的,講述的全部是一些周穆王遇與神仙之間的故事。而且此類書籍都是後世所著,是否可信還未可知,我想這可能跟東周時期的文字還不完善有關。

在試圖了解周穆王失敗之後我又去查關於西王母和昆侖山的情況。相比周穆王,西王母的資料就比較多了,可惜大多是神話。《山海經》版本中的西王母的形象是:“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就是西王母樣子像人,長著豹子尾巴和老虎牙齒,會用像野獸一樣的聲音吼叫呼嘯,蓬散著頭發,戴著勝這種頭飾,是上天派來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殺的神,居昆侖山中。但也有神話版本說,《山海經》中言西王母人身虎齒,豹尾蓬頭雲雲,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曆史學有說這是中國西部地區西王母國的一個部落首領或圖騰的稱號。曆史上可能不止一位西王母而是好幾代西王母,而且在《史記·周本紀》中有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見西王母”。東晉學者郭注釋:“西王母者,西方一國君也”。

如果按照前一種說法,那西王母可能就是如同炎帝皇帝伏羲那樣的,帶有獸相,是上古時期的人。這個就比較接近神了,本來這個說法聽上去有點扯,但自從到周穆王陵轉了一圈之後,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隻怪自己太傻太天真……如果是後一種說法,那就說明西王母跟周穆王一樣,可能隻是西域某個部落或政權的王者,所以才會有好幾代西王母的說法,如果真是不老不死的神,那光一個就能千秋萬世了。

關於西王母的居所,流傳最多的就是昆侖山瑤池,但也有另外一些說法,譬如塔裏木盆地,天山,也有說青海,新疆,甘肅某地的。如果周穆王和西王母確實有所交集,那事情的真相就該偏向後者,因為我實在不覺得如果周穆王真的見到一個人頭虎軀豹尾的生物時第一反應不是搞死它和逃命而是跟它一起逛花園。

按理說其實雖然關於西王母在昆侖山的傳說占大多數,但那畢竟摻入了一些神話和想象因素,並不能確定西王母國確實就在那裏,因為其他記得的地點的記載雖然不多,但對於這些地點的分析卻相當具有合理性說服力。可是假書生一口咬定了要先去昆侖山,我對此很好奇,後來問過他,他的回答是昆侖山是萬山之祖,是中華龍脈的起源而且再加上西王母的傳說,所以與其他幾個地方相比,昆侖山上存在龍陵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人家老大發話了我這種跑龍套的小角色自然再沒有什麼異議。談話結束後的第二天晚上,外公就回去了。剩下的幾天小舅舅就一直在幫我們安排各種事項,我也是第一次發現他這麼牛B,直接各種東西裝了一小皮卡,還事先幫我們找了一個當地的導遊,說等到了西寧之後讓我們給他打電話。

這幾天的空閑裏我還偷偷聯係了耗子介紹的老孫頭買了些子彈,我的想法是,買了子彈以後,這玩意兒用不用還在我,但萬一到關鍵時刻這家夥可能救命,所以還是有備無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