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布局(2 / 2)

“母後,沒有問題,人選已經排定了。”

“你越來越能幹了,今晚也一起來吧。”

“是,兒臣明白。”隆緒乖巧的回答。

“母後,還有一事…..”

“娘知道你這點心思。”蕭綽眯起眼睛笑看著兒子,“下個月派人和你舅媽商量吧。”

“母後你最好了。”隆緒撒嬌道。

傍晚時分,皇太後的寢宮內,清雅的香氣彌漫在鼻間,明亮的蠟燭照映著豐盛的菜肴。

皇太後金黃色的錦袍華貴雍容,皇帝龍袍繡工精湛,極為合體,眉宇間英氣逼人。

寧王一身王袍,修飾得整潔平整,低眉順目,坐在下首,花白胡須緩緩抖動著,宮女們小心的放好餐具,躬身退了下去,寢宮的木門緩緩關上,寧王撇了眼緊閉的宮門,看向皇太後,微笑道:“皇太後陛下,聖上,臣無德無才,竟蒙傳宣共膳,實是惶恐之至。”寧王小心斟酌著詞句,觀察二人眼色。

“嗬嗬,嗬嗬、”蕭綽聞言笑了起來,漢人的史書裏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朕一個女人怎麼比得了西楚霸王。”一杯烈酒從唇邊流進肚中,蕭綽繼續笑道:“王爺您是太祖皇帝嫡脈,現在朝中的宗親領袖,最清楚大契丹皇帝依靠宗室輔佐立國,王爺何必擔心呢?”

寧王一時無措,“太後陛下,聖上,臣絕無……“

“朕知道,王爺絕無非分之心,否則也就不會上這份奏疏了。”蕭綽笑著從衣袖裏拿出一份奏折,遞到寧王手中、另一隻手親自舉杯敬酒。

寧王一飲而盡,心中確信今日定是性命無憂了。麵色和緩了許多,拿著遞回的奏疏,問道:“太後陛下,是否準臣之建議?”

“王爺,你這是在讓朕為難呢,確實楚王爺是國之股肱,但是他身為人子的孝心總要成全吧。”蕭綽收起了笑容,幽幽地說。

“太後陛下更當以國事為重,請楚王爺節哀視事為好,否則…..”寧王沒了戒心,言道,話到此處,被皇帝快速接了下去,“否則什麼啊,請叔王賜教。”皇帝一臉溫和,言語間卻蘊藏著隱隱寒氣。

“否則陛下會累壞了龍體。”寧王靈敏的接口道。

“叔王不用擔心,朕年華正好,精力旺盛著呢。

“老臣多慮了,陛下請恕罪。”寧王謙卑的答道

“叔王關心朕的安康,憂心國事,實是忠誠之舉,其心可嘉,為叔王。這顆忠心,今日要和朕不醉不歸。隻是叔王的建議,朕和母後實難應允,秦王病逝之時,朕初登九五,國事百廢待興,楚王及韓氏諸子體朝廷之危難,公而忘私,為國盡忠。而今,國勢蒸蒸日上,若再不讓楚王按製守喪,恐傷重臣之心,反生事端,實為不妥,故請叔王見諒。”皇帝神態從容,語氣溫和而不失威嚴。

“陛下真是體貼臣下之至,微臣不解聖意,慚愧。”

“叔王客氣了,請。”皇帝滿臉笑意的端起酒杯。

夜色深沉,寧王被宮轎送回了府邸,,昏昏沉沉睡了一夜,一覺醒來,想起昨日之事,不覺後怕。

他上奏希望皇太後命韓德讓視事,實為探探皇太後的用心,不想卻受了這般“禮遇”。如此看來,短期內,皇太後不會讓韓德讓重返朝堂。

同時,皇帝又對南樞密院進行大幅改組,難道…..寧王詭異的笑了。

四月暖春,身著精致宮裝的宮女敲開了蕭道寧府邸的大門。

四月末,月色明亮,清兒推開了女兒的閨房,打開了窗戶,拍了拍躺在繡床上裝睡的女兒,目光遊走在裝飾一新的屋子,“知道你沒睡,菩薩哥,娘有話交代。”

“娘,您說,女兒會謹記在心。”菩薩哥坐了身,靠在母親懷裏,輕輕地說。

“從明天開始,你就不是娘的女兒了,而是當今陛下的嬪妃,成為尊貴的人,菩薩哥你要記住,身為後妃,當成為女子德行之表率。對待皇太後和皇後務必謙虛謹慎,順從隱忍為先。你的一言一行將代表整個家族的形象。”

“是,女兒記下了。”

門輕輕的關上,相隔的是兩雙淚眼,清兒知道自己很殘忍,和女兒相處的最後一夜,還在不住的叮嚀,可她更知道愛女此去,關山萬重,前途漫漫,充滿艱險,所以她隻有一遍遍的叮嚀。

太陽露頭了,麗人緩步坐上紅色嶄新的宮轎,懷裏緊緊貼著精美的荷包,祈禱著“福壽雙全,琴瑟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