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封賞(1 / 3)

“是的,娘。二哥是心很大的人,卻很少有為自己想,母親放心吧,得遇明主是韓家無上的榮幸,為明主而獻身是我們一直所期待的,所以娘就放下您的擔心,讓二哥放手去做吧,至於其他,我們就遵從佛祖的指示吧。“

“是讓兒請你來對娘說這些的吧?“

“是女兒自己來的,因為女兒是兄弟姐妹中和二哥相處最久的,所以女兒認為我可以替二哥解答您的疑慮。“

“說得對,娘想的太多了。“陳國夫人釋然的微笑。

晚間,隆裕恭敬的從韓德讓的家中退了出來,“裕兒請慢走。“

“謝相父。“隆裕微笑著回答。

自從那天之後,隆裕遵從皇兄的聖諭,亦順從自己的內心,每日朝夕問安韓德讓,關照起居。

清晨,太陽漸漸從東方升起,一位中等身材的男子站在上京最高的山坡上,觀賞著日出。

他三十歲左右,身穿著黑色布衣,其貌不揚,眉宇間卻隱隱透著與眾不同的沉穩氣質。

“張公子,原來您在這裏,讓小人好找。“一位仆從打扮的男子氣喘籲籲爬上山坡,”時間不早了,公子,您該準備進宮了。“

“是啊,時間不早了。“張錦虛喃喃自語,”讓臣民愛戴如女神的皇太後究竟是怎樣的女人呢?“

正殿上,眾臣各安其位,戶部尚書邢抱樸出列奏道:“啟稟皇太後陛下,聖上,張錦虛進士已經在殿外候旨。“

“傳、”

內侍一身宣召,張錦虛大步流星跨入正殿,“臣大契丹國貢科首位進士張錦虛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太後陛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張錦虛躬行大禮。

“張進士快快請起。”隆緒高聲喊道,“賜坐。”

“臣謝陛下。”張錦虛緩緩起身,坐到了內侍搬來的椅子上。

“張進士,朕有一言垂詢,請你直言相告。”

“是,皇太後陛下。”張錦虛微微抬頭,望了眼蕭綽的臉,“真是個絕色佳人,比想象中的要年輕許多,怪不得人稱”細娘“啊。”

“據朕所知,今年朝廷雖頒布了聖旨,卻應試者寥寥,張進士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皇太後陛下,恕臣鬥膽,乃是因為朝廷誠心不夠之故。”張錦虛緩緩言道,吐字清晰,聲音洪亮。正殿上的每一個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嗬嗬”蕭綽笑了起來,“膽子是不小啊。”蕭綽和顏悅色,“具體說說看,你一定要說服陛下和朕,否則…..”笑容掛在臉上,聲音卻霎時變得冷峻。

“好強大的氣勢,真不愧是皇太後。“張錦虛心中不勝欽佩。

“回稟皇太後陛下,依臣之愚見,今年下達的聖旨中曾明確,今次開科隻可一人及第,這等同於在士子的心中潑下一盆冷水,告訴他們說朝廷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張錦虛神情平靜的說。

“那你為什麼應試呢?”

“因為臣相信,皇太後陛下是善於納諫之人,如若不然,燕雲之地焉有今日之歸順呢。臣願為第一人,替皇太後陛下和聖上消除士子們心中的疑慮,開創更好的未來。”

“說得好,你過關了。”蕭綽高聲道,“任命你為翰林學士,知製誥,兼南樞密院通事。”

“臣謝太後。”張錦虛下拜道。

“再賜禦食三席。”皇帝高聲補充道,蕭綽投去讚許的目光。

張錦虛滿麵春風的謝恩退下了,眾臣發自內心的頌揚皇太後和皇帝的英明決定。

當天,皇太後隨即下旨,自是年始在上京皇都以外地區興建太學,書院等場所,吸收漢族士子入學,並自次年開始,貢科及第人數不再設限,詔命一出,燕雲之地,歡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