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十八年七月,晉王、丞相先後造反,後為神威軍副統領謝雲安率羽林、神策軍平定。
韓一林逃出皇宮,神武軍、龍武軍繳械投降。
叛亂平息,謝雲安奉先帝遺詔,扶秦王宋旻繼位,定年號正元。
正元初年,朝堂經過一番整治,漸漸恢複了往日正常運轉,隻是丞相一職卻一直空著。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皇宮中吵得不可開交,東南水賊撐起了造反的大旗,五日內連下四郡,等消息傳入京城中時,怕是東南六郡都淪陷了。
朝中剛經曆過戰火,五大禁軍損傷過半,無法組織大規模的平叛軍隊。
大將軍謝雲安力主一戰,卻遭到了大多數文官的反對。
趙宋多年不成對外大規模用兵,除了敵人較少,國庫空虛是另一個主要原因。
可大將軍在朝中聲威過重,即便眾多文官反對,皇上卻還是傾向於他。
最終,大將軍謝雲安帶著五支禁軍整合而成的五萬神威軍前往東南平叛,臨走前,國師明鏡也跟在軍中。
大軍第一站直接開往了承淵郡。
承淵郡山中大帳。
謝雲安正在與一眾謀事商討平叛事宜,帳外,有人稟報道:“將軍,有人射入一封書信。”
“呈上來。”
拿到書信,謝雲安一愣。
信上寫著四個大字,賊首已死。
簡簡單單四個字,卻將謝雲安駭的不輕。
東南水賊造反,首領可不是別人,而是從宮中逃走的丞相。
丞相此人深藏不露,是一個修為極高的高手,也因此,才能逃過大軍的圍剿。他怎麼會死呢?
猛然間,謝雲安像是想到了什麼,他顧不得營帳中的將領,邁開腿跑了出去。一邊跑,一邊大呼“明鏡,明鏡!”
明鏡從賬中衝出,急切道:“謝大哥,發生什麼事了?敵軍偷營嗎?”
“不是不是,你看,這是什麼。”謝雲安將手中的信遞給明鏡。
明鏡隻是一瞥,臉色瞬間一變,下一刻,他已然哇哇大哭起來。
“師兄,師兄還活著!”
營中眾軍士看著發了瘋似的明鏡,不明所以。再看先大將軍時,這才發現他也在抹眼淚。
......
......
雙月山,小乘寺。
佛堂大殿之後,明遠坐著桌子邊,麵前放著本翻開的書。
“明遠,那悟空是不是死了?”
“哪有,打敗弗利沙之後他去太空旅行去了,後麵還會出現!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裏,該做飯了吧。”
“嗯,好。對了,你今天下山買菜,怎麼那麼久?”
“順便幫明鏡他們做了點小事情。”
“我們什麼時候回去,他們一定等著急了吧。”
“我給過他們消息,想必他們已經知道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怕是沒有人相信你有隨意來去於兩個世界的能力。”
明遠點了點頭。
這兩人正是在眾人眼中死於那場爆炸的明遠與李朝雨。
他們並沒有死,明遠知道現在也不知該怎麼解釋當初是怎麼活下來的。
那些衝向他的黑衣人,根本就是抱著同歸於盡的想法。
不僅如此,演武場周圍,不知埋下了多少黑火藥。就在明遠覺得要與李朝雨一起死在這裏的時候,眼前的景物瞬間變得模糊起來,等再次清晰時,他與李朝雨就到了雙月山的小乘寺。
後來回想起來那一幕,明遠才留意到,自己手中的天綾棍在某一時間湧動著莫名的力量,一種他根本無法形容的力量。
他與李朝雨身上,所有的東西都在,唯獨不見了天綾棍。
吃罷晚飯,兩人坐在小乘寺後山,看著滿天繁星。
雖然是冬天,可雙月山上的星空,似乎永遠如夏夜般璀璨。
“明遠,你看這星星一閃閃的,要是能摘一顆多好!”
“不是吧,這你摘得下來?那些東西可比整個趙宋國大數百萬千萬倍不止。”
“哼,你騙人,怎麼可能?”
“不是教你那個世界的文字了嗎,一堆科普讀物等著你呢,你怎麼不看?”
“不喜歡!”
“那你喜歡什麼?”
“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挺好啊。”
“嗯,對對,挺好的!”
“明遠,我看的太慢了,你以後講給我好不好?”
“好!那麼多故事,夠我講一輩子!”
清冷地月光灑在兩人身上,一陣冷風吹過,兩人都感受到了這股了涼意。
明遠低頭看了眼懷中的李朝雨,正好迎上了兩泓清水。
“回去睡覺吧!”
“嗯!”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