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暫忘江湖雨飄飄(二)(1 / 3)

前朝記憶渡紅塵

傷人的不是刀刃……

心裏默默唱著《醉赤壁》,熟悉的旋律展開一幅幅被描述的畫麵,那是深深被掩埋塵封的痛苦與血淚……

這個被塵封的故事還要倒退回十二年前,北辰國在長勝的神話轟然倒塌後迎來了它曆史上第一次戰敗,失敗的原因不是由於別的原因,而是因為北辰國婉後的突然駕崩擊倒了當時的王——也就是弈簫的父親,昔王塵軒。當時昔王把自己反鎖在婉後的房間內整整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也不讓人接近,終日以酒澆愁,當時師傅,也就是蘭王,是昔王的叔叔,痛斥昔王,希望他可以振作起來,麵對淩玥國似乎早有準備的大舉進攻,可惜,師傅在鳳闕宮外帶著塵軒的六個兒子跪了三天始終沒有等來塵軒的開門,師傅大悲痛呼一聲:“我北辰命休矣!”就高聲笑著離開了人們的視線……而淩玥國在大破十五座城池之後,終於因為北辰國諸多老臣將帥的努力下停下了它的腳步,而一紙合約所要達成的必須條件是,昔王的第四個兒子弈簫和第五個兒子奕玨必須以質子的身份到淩玥國作為戰和的籌碼。這個鮮血淋漓的籌碼砸醒了醉生夢死的昔王塵軒,他才發現他雖然失去了心愛的妻子,卻還是六個孩子的父親,他還需要像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一樣,像當初許諾他的婉兒的那樣要用性命守護這六個孩子……

可惜,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箭已在弦上,麵對在風雨中搖搖欲墜的北辰江山,無數因失守而淪為他人奴隸的北辰子民,昔王塵軒已經失去了他的選擇,他發誓一定要勵精圖治,早日將自己最看重的兩個兒子接回來,但是他又害怕因為自己的過於看重的表現會害了這兩個孩子,他們還太小,一個八歲,一個才六歲……於是,在七月七日,也就是弈簫生日的這天,隻派了一輛小馬車,兩個隨從,便將弈簫和奕玨送出了北辰國,而宮內,依舊歌舞升平,昔王甚至阻止了一切人的送行。諸國一片嘩然,都說北辰國君寵愛四子和五子的一定是傳言,這樣的表現,哪裏是心頭寶,連草都算不上。

六年之後的七月七日,北辰國終於迎回了聽說已經被淩玥國虐成了傻子的他們的四王子……而後,四王子被封為澄王並被任命為羽電大將軍,大直若屈,大智若愚,他以他出色的才智,勇敢謹慎的謀略,與淩玥國前後交鋒四年,終於又接回了還留在淩玥國的五皇子奕玨。北辰國因為澄王一雪前恥,而後澄王率領他的羽電部隊,先後打贏了著名於曆史的兩峽戰役,渡關戰役,為北辰國成為三國中版圖最大,兵力最為強盛的國家奠定了基礎……

當然,這些都是文人騷客留下來的隻言片語罷了,也是我在幾經糾纏師傅下得到的一些隻言片語,但是這其中的痛楚和艱辛又有誰可以明了,那些輕描淡寫的六年他國旅程,送回國時被傳言時已經是傻子,這背後非人的淩虐,以及弈簫在這極端殘酷的環境中的裝瘋賣傻、韜光隱晦和臥薪嚐膽都可見一斑……我突然深深心疼這個僅僅認識了一個月的總是不太會微笑且極少說話心思慎密的男子,在他沉默冷峻的麵容下,是有著怎樣的一顆被坎坷命格打磨得千瘡百孔的心……

而關於他和北辰國右相之女舞兒的愛情故事,似乎記錄的文字更是少之又少,僅有的些野史,也隻是大致的說著弈簫十四歲回國,而後眷戀上那個單純溫暖的女子,但是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天下無巧不成書,世人皆慨歎良緣作踐多少癡心,舞兒喜歡的竟是弈簫多年征戰換回來的弟弟奕玨,而弟弟奕玨對舞兒亦是一見傾心,所以弈簫最終成全了這對有情人……我不敢想,更不敢去詢問,這簡單故事的背後,是否有著那些帝王權術的雲波詭譎,是否有著那些揪心的愛恨離愁,突然隻願做個假裝什麼都不知道的快樂瘋子,什麼都不去詢問,隻為讓他能暫緩心頭諸多煩憂痛苦淡淡一笑。欣慰的是,這一個月以來的相處,他漸漸的放下了之前的束縛和顧慮,有了些在他的年紀應有的調皮和瀟灑,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他開始不把我當成一個陌生人。我驚歎著他的接受力與應變力,很明確的說,從把他的眼疾治好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沒有辦法再戲弄他了,倒是經常被他所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