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是一把學習的“金鑰匙”
治教經驗
作者:宋豔存
傾聽是人們日常進行交際的重要手段。“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傾聽是學好各門學科知識的基本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可是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同學還沒回答完,其他同學就在一邊喊:讓我來,讓我來;還有的學生隻顧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聽是否已有相同見解和答案被提出;也有的學生幹脆不聽,在下麵做小動作,課堂效果很不理想。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因忽略傾聽的作用導致學習態度浮躁,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傾聽和說、想一樣重要。會傾聽,就獲得了一把學習的“金鑰匙”。那麼,如何使學生學會傾聽呢?
一、“身”教先行,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
學生的向師性很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求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老師首先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聽眾”。傾聽一方麵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如果能傾聽學生的發言,可以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悅。教師如果能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就能激起學生的發言欲望,提高他們的發言質量。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這種認真傾聽的做法能夠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使學生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因此,在學生發言時,教師要以聽眾的角色專心致誌地去聽,這樣才能同談話者做積極的信息交流。
二、“趣”為主導,教師要創設學生認真傾聽的教學氛圍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隻有對所傾聽的內容產生興趣,才會想聽,才能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因此,我們的教學設計、教學手段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教學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參與到傾聽活動中來,讓他們想聽、愛聽。
1.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會傾聽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遊戲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針對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有趣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玩的同時培養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
2.增強教師的吸引力
研究表明,學生的傾聽效果是由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其傾聽的目的來決定的。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任課教師的喜愛程度。在聽課過程中,學生往往以自身的傾聽能力和傾聽習慣來決定聽什麼,什麼時候聽。一個好的教師要有詩人般的語言魅力、魔術師般的吸引力、指揮家般的引導能力。增強教師的吸引力,還要求教師自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發言,善於發掘學生發言中的閃光點,善於引導學生的思維不斷提升。
三、“練”為主線,教師要強化學生傾聽習慣和傾聽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