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小半個月充實艱苦的軍營生活,再次來到富麗堂皇的城主府,趙輕不由得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一次,寬闊的大殿之內沒有了那一張長長的擺滿了吃食的自助餐桌,替而代之的是幾大張傳統圓桌,上麵擺滿了各式佳肴,還難得的看見了酒,要知道大周禁軍對於飲酒有著嚴格的限製,不像小說中寫的那般,杯酒下肚壯膽,騎馬上陣殺敵,這隻是為了凸顯軍人豪邁的說辭,事實上酒精更多的是會誤事,這種誤事很多時候是致命的。
想象中嚴肅的軍事會議變成了宴席,趙輕心情也輕鬆了不少,他觀察到來的軍官,除去少部分留在寧江州的禁軍校尉,大部分則是那些雇傭兵的頭頭,楊再興煞費其事地上這麼多桌菜,就是為了給這些傭兵頭頭開動員大會,畢竟此刻他們才是寧江州城防的主要力量,趙輕他們不過是沾了光來蹭一頓飯的。
果然,幾個禁軍營級的校尉很自覺地聚在了角落的一張酒席上,開始大吃大喝,趙輕看著那些大魚大肉,也是食指大動,這幾日軍營中糟糕的飲食把他的胃折磨的不行,此刻哪裏忍得住,湊到那難得一見的烤豬盤前,撕了一隻豬蹄就啃了起來。
孟珙和曹子林也毫不示弱,每個人嘴裏都塞得滿滿當當,雖然對桌上那罐子酒垂涎欲滴,但是遠在大廳中間位置的一張酒席上,楊都尉那始終若有若無的目光讓他們如針在背,卻是沒人敢碰那酒罐子一下。
楊再興和幾個大傭兵頭頭坐在大廳右上一席,開懷暢飲,口中滔滔不絕。
這些傭兵頭頭都是各大商會中人,平日裏沒少過大魚大肉,不像禁軍那般清苦,所以對於吃食並不太在意,注意力都在楊再興身上,不時便有人跟州治大人搭上兩句豪言壯語,隨後便是大碗的烈酒牛飲而下,引來滿堂喝彩,當真是有綠林好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風采,對比起趙輕孟珙等人的狼狽吃相,高下立判。
很多傭兵也確實是綠林出身的江湖人士,他們武藝高超,若是換在了宋朝,大致便會變成占山為王的人物,可是在大周,傭兵行業相當繁榮,比起當強盜山匪,組建傭兵效力於各大商會所能獲得的利益高了不少,隻要不起壞心眼,風險還小很多,是以這些好漢都紛紛投身傭兵,不時還去接些清剿前同行的任務,此消彼長,大周境內治安居然空前的良好,除了那些犯下大罪的走投無路之輩,落草為寇者少之又少。
“此次遼東軍亂,胡人南下,百姓塗炭,我寧江州城得各位英雄好漢相助,必能度過此次危機!”楊再興已經是幾大碗酒下肚,老臉通紅,興頭正起,“楊再興在此感謝諸位,寧江州全城百姓必然全力相助,擊退韃子,衛我遼東門戶!幹杯!”
“擊退韃子,衛我遼東門戶!”江湖中人的情緒很容易就會被煽動起來,尤其是在酒桌之上,談論的還是國家大義。
一時之間,觥籌交錯,宴席之上瞬間嘈雜起來,原本還端坐著的眾好漢原形畢露,或捋起袖子,或歪頭撐頸,或嫌坐著不舒服起身蹲在了椅子上。喝著喝著便有人玩起了劃酒拳,還有拔了袖子肉搏的,場麵一陣混亂。楊都尉微微皺起了眉頭,推開一個已經上了頭纏著要和他劃拳的家夥,來到趙輕他們這一桌,楊再興卻是玩的很嗨,
趙輕他們那一桌的吃食早就被瓜分的一幹二淨,有機靈點的人遊走於各桌之間,順手便端了幾個盤子回來,馬上就有幾張油膩的手伸上來分搶個精光,最後一個個撐的不行,飽足地癱倒在椅子上。
“我真是好久沒有吃到豬肉了,這段日子盡吃羊肉,身上都快和那些胡人一樣一股子羊騷味了。”趙輕剔著牙說著,打了一個長長的飽嗝。
孟珙胡須上蘸滿了各種醬汁,也是一臉的飽足樣,說:“這豬在塞外可是稀罕,沒幾家農戶養,這幾頭怕是隨商隊送來的。不過你們鬼穀中人似乎對於豬肉特別熱衷啊。”
“此話怎講?”趙輕有些奇怪地問道,和孟珙相處這麼久,似乎對方對於自己的鬼穀門人身份很不感冒,也從來沒向自己打聽過或者談論過鬼穀的事情。
“嘿嘿,當年的那位萬三爺,可不就是個愛吃豬肉的主。”接話的卻是楊都尉,他來到這桌之後,諸位校尉反而放開了許多。
“就是就是,原本豬肉乃是下品,因所食頗雜為貴人所不齒,隻有貧戶才會吃。可是萬三爺卻偏偏愛好這一口,而且創造了諸多以豬肉為食材的美味,什麼紅燒肉啦,醬肘子啦,當年竟是引起了一番風潮,無論貴族平民都興起了一股食豬肉風,加上豬易養膘,且肉質確實肥美,這才逐漸在大周成為主流肉食,不過這塞外之地,自然是牛羊居多了。想當年在汴京,我那可是頓頓不離紅燒肉啊,真是懷念。”曹子林向趙輕介紹著大周的豬肉史,說著說著竟是又忍不住從桌上抓起一塊肥膩的紅燒肉,一口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