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實力懸殊(2 / 2)

歸真急忙過去觀瞧,隻見這隊伍甚是隆重,前麵皆是神策軍步行開道,隊伍已經走過過半,後麵的是騎兵,前麵為首的便是大太監王守澄,隻見這王守澄氣定神揚,不可一世,身邊跟隨有那張泰,還有那鄭大人。在後麵的是那日險被歸真驚落馬下的神策軍校尉仇士良,再後麵皆是幾個太監頭子,這幾人皆是神情威嚴,可知全都是手握兵權之人。再後麵跟隨的是騎兵,約莫三四百匹。

騎兵過後便是太皇太後的鳳輦,此車一馬駕轅,五馬拉套,車身裝飾甚是華麗,周圍有宮女太監相伴。

鳳輦之後略有新奇,是三個騎馬並行的出家之人,左右為一僧一道,和尚眉目慈悲,五十左右;道士精神剔透,年方不惑;中間的人年齡那道士相仿,身著白衣,麵目白皙,黃發藍眼,表情深沉,不是中原人士,看打扮應是景教僧人,卻身披一紫金袈裟。這三人皆氣度不凡,非一般出家之人所能比擬,一看便知,必是修為高深,皆乃得道之人。這三人身後步行跟隨隨身各教弟子若幹。而後看樣子也是一眾門課,卻皆無那三人之待遇。

再後麵跟隨的又是神策軍,浩浩蕩蕩這隊伍幾近兩千餘人,如此聲勢好不熱鬧。隊中人物,個個名號響亮,可見此時長安執掌神策軍的太監,盡皆沉服於太皇太後。這太皇太後手握兵權,門客雲集。回想李大人和那文宗皇上實如蚍蜉撼樹,螳臂當車啊。

歸真見隊伍慢慢走遠,雖然看著甚是熱鬧,但是心中卻倍感失落。此時街上行人又重歸平靜,歸真獨自回到李大人的驛館。

李大人見歸真神情落寞,便微笑詢問:“何來此刻精神低迷?”

歸真說道:“李大人,我適才觀得那太皇太後儀仗,規模隆重,手握兵權之太監,修為高深之玄門高手,盡在其列,我等何以為戰啊?”

李大人聽聞歸真話語,略有不悅:“你若畏懼,送信之事我可另尋他人。當今朝廷世道如此,若想匡扶正道,必得直視此時之艱辛;再者,成大事者哪個無有翻天之難,若是反掌之力便可圖謀大事,那這天下豈不早就亂了。”

歸真聽後確實覺得李大人所言極是,縱身麵前艱難險阻,若為正道,縱使翻天之難,也應盡心盡力,這和五教祖師交代扶星匡世剛好暗合。

想到這裏歸真開口:“李大人誌向高遠,置個人安危於度外,歸真自幼受師傅教誨,光明磊落,匡世濟民,歸真願從李大人。”

李大人聽罷,方才怒氣略消,說道:“我若有事便祭符紙通告於你,你去玄都觀尋我,我若不在你便找掌教道長,我會留信於他。你回吧!”說罷,李大人端起茶碗開始品茶。

歸真行禮後離開洛陽驛館。

歸真到得街上,發現此時剛進正午,若要返回張家墳地也無甚意思,前幾番在長安鬧事皆有事在身,此次無事便想自己於這長安城裏轉上一轉,於是閑情逸致湧上心頭,便開始遊走這繁華的長安鬧市。大小商販遍布街頭巷尾,所賣貨物盡皆齊全,歸真隻轉了一會,便將自己那半兩銀子給花光了。

歸真此刻一邊啃著手中拿著買的鹵肉,一邊四處觀望,心中也忘記了昨日和掌教去洛陽的疲憊與方才和李大人談話後的失落。此刻興致慢慢的接受者街景上的新鮮熱鬧,一會他已走至城西,忽見一群人,聚集於一寺院門前,似是在等待寺院允許進入。

歸真走進細看,原來是這家廟宇是大秦寺,外麵所圍信徒眾多,有些手拿一個十字,有些則明顯是在觀瞧熱鬧,將大秦寺門口圍的水泄不通。

歸真心想:這大秦寺乃是景教廟宇,不知有何新奇,信徒如此眾多,我也去看他一看。想罷歸真也加入圍觀人群,此刻大秦寺門外有一圈景教僧侶圍站,阻止門口信徒進入,不一會大秦寺的大門打開了一個小縫,從裏麵出來一人,也是景教僧侶裝備,不過看模樣也不是中原人士,此人出門後開講話,略帶番邦語音:“眾信徒,此刻景教靈石已至,大家可以進去朝拜,但是須分批排序,不可於法王麵前亂了規矩。那好,朝拜靈石者分批次進入廟宇內。”

歸真心想:靈石是何物品,看如此眾多之人等待朝拜,自己也排起了隊。此時自己周圍的人大多言語浮誇無狀,似是等待靈石心情迫切,大多話語間攜帶麵見靈石後,飛黃騰達之願,此刻人心浮躁,不圖如何耕作經商,皆想求仙拜佛,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