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投奔張府(2 / 2)

張府高牆大院,離長安鬧事不遠。歸心將馬道長書信交與看門仆人,這仆人聽說是馬道長的信,拿著便書信進了院。

片刻之後,仆人便回來了。招呼二人跟隨進院,到得院中,便覺得此府貴氣十足,高牆紅瓦,皆非俗物,院內所種樹木花草,外麵皆未看過,一會便和仆人走進了正屋。

正屋中有一古稀老者居中而坐,眯縫雙眼,正在讀信。老者旁邊站著一個身著綢緞的中年男子,躬身於老者身邊,表情甚是恭維,此人應該是管家了。這正屋甚是寬敞,四周牆壁皆掛著字畫,老者身後是一個碩大的屏風。

歸真正在觀看屋內之際,那老者開口,聲音沙啞:“你們二人誰是歸真啊?”

歸真說道:“這位老爺,我是歸真。”

“馬道長的信中都交代了。”老者邊端詳歸真邊說道:“小道長年少有為,擔此大任。有勞小道長了。張福。”

旁邊的中年隨即應是:“老爺您吩咐。”

“此時已近中午,你帶兩位小道長去吃午飯,然後帶著這位歸真小道長去城西祖墳,將他好生安置。”老者說完喝了口茶,繼續說道:“不知小道長要準備何物,有何要求?”

歸真聽到覺得莫名其妙,還需要有什麼準備。隨口說道:“老爺,我沒什麼需要準備,我去的時候需不需要帶些米麵。還有我需每月去道觀一次。”

“哦!”老者聽後長長的說了這個哦字,“那些俗務小道長無須發愁,府上每月會派人送去米麵和月俸。若無旁事,張福,你帶他們下去吧!”

“好的,老爺!”張福回道:“兩位隨我來。”

張福帶著歸真二人到後院去吃午飯,這張家著實闊氣,仆人吃的也是大米。菜雖然很樸素,但是管家特意從老爺的膳食裏撥出一些肉食給歸真二人,管家說這是老爺吩咐要照顧客人。歸真已經吃了三日餅子,雖可果腹卻吃不飽。見到香噴噴的大米和肉,敞開吃了個痛快。

吃過午飯,管家套車要趕去祖墳,歸心也就此告別了歸真。歸真隨著管家上了馬車,管家駕車二人便向城外走去。

歸真上了馬車,但是實在不敢坐,隻得雙腿跪在車上,身體向前趴伏,不敢讓哪裏沾到屁股。長安城裏還是很是熱鬧,看的歸真也來了興致。隨之開口,歸真問道:“張管家,咱們這老爺是做什麼的啊?好生闊氣啊。”

“咱們老爺祖居太原,販茶葉起家,於高祖時期在長安開得茶莊,三代做大,經曆武皇時期略有波折,到現在已經三百年有餘了。”張福說道,“咱們老爺祖上幾代單傳,即便哪輩男丁多,到得下輩仍是獨孫一個。因此這祖業未有分散,現今除了茶莊,還有藥鋪、當鋪各幾間,皆是日進鬥金啊。”

歸真聽後也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這老爺家也是世代經商了。那這老爺子的膝下有子孫幾人啊?”

“咱家老爺子膝下三子二女,仍然是獨孫一個,其名為‘蕤’,其餘皆是女娃。”張福笑道。“老爺子的大老爺操持茶莊,三老爺經營藥鋪和當鋪,那二老爺現在朝中官居四品,這少爺也正是這二老爺的獨子。”

“哦,這老爺家還是書香門第啊。真是世代達官多為貴人居啊!”歸真說道。

“小道長,您是想說多為富人居吧!”張福說道,“貧苦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何來閑暇讀那聖賢書,再想金榜題名就更難了。”

“也是此禮。”歸真聽後回道。“十年寒窗,這話也道出了尋常百姓若要供養書生,便使家中男丁不能勞作。真要供養卻是個負擔,看來富人子弟多居高位便由此而來。”

“嗯,小道長。時下皇上連年加賦,百姓生活日漸艱苦,勤加勞作尚不能安居,怎舍得一個強壯男丁,棄耕從文啊。”張福說道。“你們出家人可無需繳納賦稅,時下天子崇道信佛,很多人不堪受這世間苦,跑去廟裏尋清淨了。”

“哦,原來是這個原因,我說我來的時候感覺城裏的和尚道士比老百姓還多。”歸真打趣。此刻二人一路向東,已經出了長安城了。

“小道長說笑了,還未到那等地步。”張福說道,“對了小道長,你怎麼不坐著啊?”

這張福奇怪歸真坐姿,隻是開始的時候不好意思問。此刻二人說話已經拉近距離,張福便開口問道。

歸真回答:“我,我在運氣。”說完隻聽“卟”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