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番人間演義,道一段仙人悲喜。
興衰勝敗誰人定,道義正邪後人評。
公元833年,唐文宗大和七年秋。
“師傅,您等等我啊。”一個小道童挎著褡褳,急忙緊追著前麵的一個中年道士。二人正循著盤山的台階徑直而上。從遠望去,山路兩旁樹木繁茂,一條石階蜿蜒而上。
“休要喧嘩,緊隨為師。”中年道士語氣平緩,步履輕盈,手持拂塵,背後背劍,頭盤發簪,長須飄擺。“今日為我玉清祖師邀約幾教祖師論法之日,我等已耽誤些時辰,又怎能怠步而行。”
“好吧,師傅!我緊跑就是了。”小道士說著,加緊步伐,但是仍是慢跑狀態,勉強跟著中年道士。“師傅,我們不能淩空飛度嗎?”
“已然到得玉虛宮山下,你要在祖師麵前炫技嗎?”中年道人厲聲說道。
小道童聽得這話羞愧不語,心中怨道:能不能過關還不知道,這次被明珠這丫頭害死了。
這小道童名叫歸真,年方一十有三,自幼父母早亡,無人收留,村正便將他交由這道長跟隨做了道士。小歸真跟隨師父,雖無錦衣玉食,日子清苦,倒也過的無憂無慮。
時間返回前天上午,中年道人對小道童說:“歸真,師傅今日外出,後天乃幾教祖師於玉虛宮論法之日,我等雖是太清門下,但是玉清祖師盡地主之誼。我們也應禮尚往來,我準備火麻道袍和木屬靈珠兩件禮品獻與玉清祖師。靈珠是先師托夢於我而得尋獲。今日那火麻道袍已成,為師前去取回,你在家好生看管那木屬靈珠,切不可貪玩誤事。如有閃失定當重罰。”
“是,師傅。”歸真答道。
中年道人見歸真說完。收拾好了行裝便出門了。歸真見師父走了,便開始打掃院子。剛一會的功夫,就聽見外麵有個聲音。
“歸真,歸真。”聲音清脆悅耳,來的是一個小女孩,歡快的跑到歸真跟前,“歸真,我爹昨天帶我去城裏了,買了好多糖,來這個給你,可甜了。”小姑娘伸手遞給歸真。
歸真看到小丫頭的糖,立刻扔下掃帚,打開遞過來的紙包,捏了一塊放在嘴裏。閉眼抿嘴咂起了滋味。“好甜啊,明珠你給我講講,城裏都有什麼啊,好不好!”
“嗯!好的,這個給你。”小丫頭另一個手拿著一個撥浪鼓和一個風車。小丫頭拿出了風車遞給歸真。歸真拿起風車,伸直了手臂來回畫著圈,這風車也就隨之轉動起來。兩個小夥伴分享著得來的禮物,充滿了童貞的快樂。
“歸真,城裏人好多啊。街上賣什麼的都有,我爹還買了好多果子,你看我這新衣服也是我爹給新買的。”小姑娘喜形於色的說,“還有耍猴子的,演雜技的……你啥時候也讓你師傅帶你去吧。”
歸真聽著也是好不羨慕,但是想到師傅是出家之人,喜好清淨,深山老林倒是跟著師傅去過幾次。繁華都市可能師傅這輩子也不會帶著去,心裏難免失落。但是孩童心裏不願服輸,隨口說道:“城裏也就那樣,過兩天我師傅帶我去玉虛宮聽祖師論法,我們帶著的可是至寶木屬靈珠。”
“歸真,什麼老鼠豬啊?”小丫頭聽了來了興致,雙眼放光。
“不是老鼠豬,是木屬靈珠。這個寶貝可是我師傅去終南山千年古樹尋來的,是至寶啊。”歸真見小丫頭眼現羨慕,自己也是沾沾自喜。
“給我看看吧,那個什麼豬。”小丫頭說到。
“不行,那個可是至寶。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歸真說道。
“好歸真,你給我看看吧,我給你拿了糖。還有風車。就看一眼吧。”小丫頭邊說邊用手來回晃歸真的胳膊。
這真是吃了嘴短拿了手短啊。歸真發現自己怎麼也瞞不過去了,“那好吧,隻能看一眼啊!”
“好的好的,回頭我給你帶水果來。”小丫頭高興的兩眼放光。
歸真帶著明珠去了他們住的正房,走到師傅的房間。從衣服的櫃子裏拿出來一個小盒子,小盒子甚是精致,檀木製成略有香氣。打開盒子,頓時一股瑩瑩綠光顯現,雞蛋大小的一枚綠色的珠子,表麵晶瑩剔透,還泛著微微綠光。這個珠子嵌在製作的底座上,底座成圓形,約占珠子高的三分之一,上麵鋪有一塊黃色綢布。
小丫頭看傻了眼,“好漂亮啊。”也許出於女人喜歡珠寶的本能,自己緩緩伸手拿起了這個珠子。
“明珠,小心別摔了。”歸真說道,明珠拿起來舉到腦門位置,由下仰觀,“好漂亮啊。”
明珠將這寶珠放到了師傅的桌子上,發現桌子上擺著筆墨硯台,師傅寫了書信,還未將筆墨收拾。明珠用手來回緩緩推動這個珠子,歸真坐於對麵,雖然他見過這個珠子,但是也沒有如此把玩,自己也是不時拿來仔細查看。二人也是玩的好不樂乎。
玩了一會,“哎呦”明珠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