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慶市高校大學生群體體育需求偏好研究(2 / 2)

2、參與體育消費的水平。調查顯示,重慶高校大學生的月平均生活費為1200元。其中,以800-1200元為主體,占總人數的72.73%。在體育活動能承受的最高費用方麵,71.9%的學生在100元以內,25.62%的學生在100-300元。與之對應,在場所選擇上,83.47%的學生選擇校內的操場、籃球場等,47.11%的學生選擇大山,22.31%的學生選擇健身房。由此說明,重慶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不高,但仍有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體育消費能力。

3、參與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

(1)時間偏好。根據調查,有66.94%的學生受製於空餘時間。根據觀察,周末進行體育活動的人次比工作日多出20人次/天,且活動時間段多集中於下午和晚上。

(2)性別差異。觀察發現,所有體育活動項目,男生均有參與,且占多數。女生隻占總人數的10%-15%,且參與的活動項目以羽毛球、乒乓球等輕緩運動為主(據悉,重慶工商大學的男女比約為1:2.5)。

(3)場地設施。17.36%的學生認為場地設施會影響其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根據觀察,重慶工商大學目前有標準操場2個,籃球架24個,乒乓球桌54桌,網球場地6個,羽毛球場8個,排球場8個,遊泳池1個,以上數據僅限南岸校區。粗略估計,可供500-800人同時進行體育活動。根據之前分析,約有83.47%的學生選擇了校內的操場、籃球場等,而在他們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滿意度調查中,50.41%的學生勉強接受,36.36%的學生對學校的場地設施表示滿意。

4、體育活動的看法。根據調查,73.55%的學生認為生命在於運動,應該多參與運動,24.79%的學生認為有時間再說。結合他們對體育運動的態度,說明多數學生對於體育運動有著積極的態度和認識。

五、對策和建議

1、創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根據數據顯示,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受周邊的影響很大,部分體育活動需要多人才能完成。因此,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體育愛好和需求,普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理性認識。

2、體育活動形式的多樣化。高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結合大學生的文化和心理需要開展體育活動。數據顯示,學生渴望能有更多的參與形式。因此,學校領導應重視、完善體育製度,提供相對充裕的資金支持。同時,鼓勵引入體育讚助,讓社會組織也能參與學校體育建設。

3、體育活動的小範圍開展。在觀察中,部分體育活動是單個學院、學生組織或社團開展。雖然每次活動參與人數有限,但頻率高,總覆蓋麵廣。反觀大型的體育比賽,雖然活動規模大、參與人數多,但隻有少數運動員真正參與了體育活動。因而,建議學校通過資金和活動指導等多方式鼓勵學院、學生組織、社團等學生團體自行開展體育活動。

4、體育場地設施的完善。觀察發現,重慶工商大學的場地設施絕大部分均為室外場地,受天氣的影響大。部分體育設施不健全,如羽毛球場地未配置球網,北區操場周末不對外開放和開燈時間晚等。建議學校引進體育讚助,改善場地環境,搭建遮雨棚或於食堂和學生宿舍天台建設學生活動中心,縮短體育場地和學生宿舍的距離。(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穆道魁.對大連市90後大學生群體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J].科學管理.2010年09月

[2]路曉東.90後大學生群體體育需求特征的探究.[J].電子製作.2013年7月

[3]穆道魁.對大連市90後大學生群體體育動機的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8月

[4]易正蘭.長沙市大學生體育消費特征分析.[D].湖南師範大學.2014年05月

[5]朱小智; 劉家黨; 張娟; 徐小莉.雲南省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狀況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年12月

[6]《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