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飛逝(1 / 1)

此後兩年,均無太多記憶,不是那時期的記憶不好,而是沒有太多的事值得記憶。

我隻記得,那時的青春,不夠明亮,那時的生命,之於我,更多的是晦澀,是無邊際的暗淡無光。

記憶最深的,是初一下學期時,爺爺的突然病倒。

都說病來如山倒,卻不知,病來了,倒的何止一座山。

我的爺爺,其實也並非是我的親生爺爺。父親九歲那年,我父親的親生父親,也就是我的親爺爺,因病去世。留下兩兒兩女,最大的兒子不過16歲,奶奶未到四十,辛苦撫養四個兒女。我未曾能想象得到當時的日子有多艱難,隻是偶爾聽如今早已年邁的奶奶提及,那幾年裏,多人欺淩。輕描淡寫的,讓我如此心酸。

爺爺去世四年後,奶奶遇見我現在的爺爺,一個比她大十二歲的老人。爺爺自己有五個兒女,老伴去世多年,五個兒女早已成家。我總說,我的家族是一個表麵上的大家族,是的,表麵上。爺爺不想自己成為兒女的負擔,所以自己找了個老伴,也就是我的奶奶,可爺爺的兒女也確實為把爺爺當成負擔,至少,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住了這些年,爺爺的那些兒女,我都不曾能認全。這是幸還是不幸?我不知道。

可以說是爺爺將我眾位伯伯姑姑撫養成人的,我不知那些年到底怎麼度過的,也不知爺爺與我的伯伯姑姑們是否如親生父子女,隻是偶爾聽父母閑談時聽父親偶爾提起,大爺(家鄉習俗:稱繼父為大爺)脾氣不好,有時打罵,偶遇母親發生爭吵後離家,幾天後,母親會去求大爺回家。可見,那些年,也是爭吵不斷,不十分太平的。

我偶爾會思考爺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說他偉大?他一切都以自己的親生子女利益為先。說他自私?他將伯伯姑姑們撫養成人,且各自成家。人生大事均安排妥當。

不管在他人眼裏的爺爺是什麼樣的人,隻是在我眼裏,他疼愛我勝似親孫女,他會帶我到公園一遍一遍到處玩鬧,不管自己是否勞累。他會經常給我買我愛吃的東西,盡管都不貴,可是那些就那樣的充滿了我的童年。他會在父母責罵我時將我抱起,從旁勸說。他會在我生病時,喂我藥,告訴我生病沒什麼大不了。他會在自己兒女都會來看他時,跟他們說:我這個孫女,最孝順,跟我最好,比你們都強。

我受盡那個老人的萬般寵愛,盡管,我們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可是,那又如何?在別人眼裏,他自私,他脾氣暴躁,可在我眼裏,他是最疼愛我的老人,他是我朝夕相伴十五年的親人,是親人,一輩子的親人。這就夠了。

可是就這樣的一個我摯愛的親人,在突然之間,就要離開我,永遠地離開。

如果說在那之前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那麼也許是從那時起,我才感同身受的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那麼一種事叫做死亡。

整整一個月,爺爺在病痛中飽受折磨。媽媽說,那是骨癌,所以很痛。我不了解那是怎麼樣的一種痛,我隻知道,爺爺那麼堅強的從未見過他流過淚喊過痛的人,卻在病床上,整日整日的痛得不能入睡,痛得吃不下飯。

那一個月,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最深切的折磨,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最摯愛的家人受著病痛的折磨,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親人,那生命一點一點的流逝。一秒一秒的倒計時,而我,卻隻能等待那一刻的到來,除此外,無能為力。

那是一種最深切的折磨。

爺爺大去前的幾天,基本已經整天整天的昏睡。我在周日放假時到醫院看望爺爺。雖然知道爺爺隻是昏睡,意識早已模糊,但去看看也是好的,畢竟,就連這樣的機會也沒有多少了。未曾想,那天爺爺居然醒了,爺爺看著我,我始終記得爺爺說的話,他說:小汐啊,你是爺爺最疼愛的人,爺爺走後,你要好好努力讀書,將來考上名牌大學,走出咱們這個小地方,你很聰明,爺爺一直都知道,爺爺相信你,你要好好照顧你奶奶,她這一輩子啊,不容易啊!

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我流了多少眼淚。肝腸寸斷不過如此。

那天爺爺說過話後,又繼續昏睡。我因為第二天有課,所以在天黑前回了家。我對還在昏睡的爺爺說:放了假就去看他。隻是未曾想,這一別,變成了永別。

爺爺大去之際我未曾在身前,隻是聽母親說,走得還算安詳。

至於在葬禮上的撕心裂肺的哭聲種種,我已不再想去回顧。

畢竟,逝者已矣。

隻是那十幾年的寵愛與恩情,永不曾忘,亦不會忘。

隻是,

爺爺,小汐想您,很想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