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迎新任務(1 / 1)

暑假的兩個月,林東誌跟往常一樣在家幫林父幹農活,打理山茶地。聞著那茶葉散發出的自然芳香,讓人倍感心曠神怡。大學的一年也讓林東誌對這個社會了解不少。如今是物質時代,很多人都擠著進城生存。可在林東誌看來,以生活的質量角度來說,農村要比城市好得多。城市裏的空氣質量著實讓人擔憂,霧霾已經成為社會環境的一個重大話題,還有食品安全等等。相比之下,農村的空氣新鮮多了,食物基本上也是自己所種,不用擔心別人充假又或者是轉基因。但農村在教育和醫療方麵確實是比較落後,或許這就是許多人想成為城裏人的原因吧。林東誌並不打算畢業後留在城市,在農村如果發展的好,會比活在城市更悠哉舒適。

回校前林東誌不忘記帶上自己家製作的茶葉,可沒想到這茶葉在宿舍卻大受歡迎。同宿舍的就不必說了,用完也不會跟你說聲謝謝。隔壁幾個宿舍的同班同學都來這裏要上一點,很快帶上的茶葉就用完了。自己家製作的茶葉雖然比不上那些大名牌茶葉,但也有獨特的淡淡清香。

“學習尖子應該加入到學生會來,要為全校同學做個好榜樣。”楊達成一本正經的學著學生會主席的口氣說話,惹得其他兩位室友也忍俊不禁。這個家夥搗蛋搞笑盡顯能事,林東誌知道不能搭理他,否則肯定還有下文。

一返校學生會主席就找上他,邀請他加入學生會,還給了個不小的官,學習部副部長。以前他不是學生會成員,但經常參加一些誌願者活動,與學生會的人經常搭檔,也跟學生會的領導混了個臉熟。這學生會領導一知道林東誌的學習成績後就過來伸出橄欖枝,林東誌不好拒絕。其實大家都知道,學生會幹部在就業時很受企業歡迎,有著比其他人更好的優勢,很多人想進裏麵還沒得法。但林東誌並不打算留在城市,所以也不是很在乎,不過學生會領導上門誠意邀請,這麵子還是得給。

林東誌和張一芳走在校園的林蔭小道上,兩人談了一些學習和生活。張一芳與林東誌同屆,是學生會衛生部副部長,不同於林東誌的空降,張一芳大一時就積極的加入了學生會,同時學業成績優秀,她是名副其實的競爭上崗。兩人是剛參加完學生會工作會議出來。由於即將到來的工作需要兩人協力合作,所以兩人一邊走一邊談論一些細節,就這樣說上幾句後就聊到學習生活上來。

老生返校後就是新生報到,老生迎新生是大學的傳統,學生會在這裏麵是擔當主角的。他們專門開了工作會議,就是安排誰誰誰到何處設接應點。領導還特別關照了剛來的林東誌,安排他在校門口設接應點,他的搭檔就是張一芳。他們這個點主要是接應本市的新生。比起去火車站汽車站高鐵站設點的其他人,他們可是輕鬆多了。

張小芳是本市人,她們這些本地生源大約占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張一芳長得清秀端正,是個很積極向上的女生。新生期的一年就加入了學生會,從中得到了鍛煉。短短的談話,林東誌初步了解了旁邊的這位女同學。畢業後可能她就是女強人。林東誌心裏這樣想。

校門口搭起了遮陽棚,下麵擺上桌子椅子,林東誌就在這裏執行他在學生會的第一個任務。同伴除了張一芳外,還有其他六位同學,都是同屆的,兩女四男,是學生會幹事或熱心的誌願者,他們在遮陽棚前掛起了一個橫幅,寫著:歡迎新生報到。他們主要的工作是給本市的新生報到作指引,負責引領新生到報到處辦理手續,要不然這偌大的校園,新生不認得路,還不得到處問人。沒事的時候他們就在閑聊,有新生來時則輪流出動。一天下來每個人平均都要走個十趟以上,因為本市的新生將近兩百人,他們就集中在這個周六周日報到。頂著烈日來回跑真的挺累,不過沒有人抱怨,因為大家都早有心裏準備,又或許真的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其他的接應點應該也會有幾個女同學的,林東誌這樣想。太陽徐徐西下,這一天他們的工作就算結束了,明天他們還將繼續來此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