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頭戴鳳冠,身穿皇太後服飾,獨自一人昂首闊步的走在前方,仿若她才是今日的主角一般。
反觀子李旦,卻低著頭亦步亦趨的緊隨武後腳步,倍顯窩窩囊囊。
今日參加大朝會的外地重臣幾乎鮮少前來神都,對於武後與李旦之間的事情,也隻是道聽途而已,此際見到這樣本末倒置的一幕,不少忠直大臣已是暗暗皺起了眉頭。
群臣當中,一名須發斑白的老臣神情倍顯憤怒,。
他名為李貞,爵封越王,官拜豫州刺史,乃是太宗第八子,也是高宗皇帝的兄長。
作為皇室宗親,李貞一直對太後武媚臨朝稱製大是不滿,今日見到這個女人居然走在了隊列前方,視大唐子為無物,自然激起了他的幾分怒火。
似乎感覺到了李貞的怒意,站在他旁邊的那名略顯肥胖的老臣輕輕出言道:“武後跋扈不是一日,眼下犯不著與她計較。”
聞言,李貞長籲了一口氣,轉頭輕歎道:“皇叔得是,是我太過衝動了。”
肥胖老臣微微一笑,也沒又繼續下去,雙目視線緊緊盯著正在拾級而上,快要登上禦座的武後,流露出一絲莫測的神光。
這位肥胖老臣名為李元嘉,乃是高祖皇帝十一子,太宗皇帝同父異母之弟,也是皇族中最是德高望重的前輩,目前以韓王之爵領絳州刺史。
這次奉詔入京,李元嘉本想親自覲見子,不意卻被武後告之子國務繁忙不便相見。
對於這般借口,李元嘉是嗤之以鼻的,相信這其中必定是武後在從中作梗,不讓他這個皇族元老與聖人見上一麵,由此可見,武後的確是包藏著不為人知的野心。
正在李元嘉悠悠思忖間,司禮太監高聲宣呼,著群臣向太後以及聖人見禮。
霎那間,山呼萬歲之聲猶如平地驚雷般整齊響起,聲浪滔傳了很遠很遠方才停歇。
君臣見禮之後,便是各州郡上報慶賀奏章,無一例外都是對朝廷歌功頌德之聲。
高坐在龍床上的武後當仁不讓的聆聽著群臣們的讚美,反觀聖人李旦,卻坐在龍床旁邊,一臉委屈的模樣恰如一個受盡欺負的媳婦一般。
慶賀奏章念讀完畢,武後像是生出了百般感概,環顧眾臣亢聲言道:“朕輔佐先帝二十餘年,為下安危繁榮,一直旰食宵衣,竭忠盡智,下安樂,公卿富貴,亦全在朕休養生息之功,勤勞政事之能,然自弘道元年先帝棄群臣龍馭九而去,以下托顧於朕,朕從未將自己放在心上,隻是勤政愛民,任勞任怨,不意一幹宵居然因朕臨朝稱製從而心懷不滿,揚州叛軍興起,首魁竟全部來自將相大臣,實乃令朕倍感痛心疾首,何負朕之深也!”
一席話鏗鏘有力,震得大殿嗡嗡作響,也使得不少大臣心內不自禁的生出了幾分忐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