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一場大朝會在含元宮正殿含元殿內舉行。 ..
威嚴肅穆的大殿內,皇李治高坐正北麵的龍床之上,武後垂簾於側聽政,在京文武百官分東西兩廂正襟危坐,場麵一片嚴肅。
待到三呼萬歲君臣見禮完畢,便有殿中侍禦史稟告這幾日歸京官員,清朗的嗓音在大殿嗡嗡作響:
“啟稟聖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中書侍郎、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賜紫金魚袋、上柱國、開國縣男裴行儉征討東~突厥歸來,回京朝參。”
“禮部侍郎、正議大夫任知古前往江南道宣旨歸來,回京朝參”
“監察禦史、駙馬都尉6瑾巡狩江南道歸來,回京朝參。”
……
待殿中侍禦史念完返京朝參官員,立在高宗側麵的內侍上前一步尖銳宣呼道:“議政伊始,群臣有奏上奏,無奏退朝。”
老內侍話音剛落,東廂群臣中立即走出一個紅衣官員,對著高坐龍床的高宗深深一個大拜,亢聲言道:“臣監察禦史6瑾有奏。”
此言一出,在座群臣全都微微側目,無數目光落在了6瑾的身上,顯然都對這位新晉駙馬頗感興趣。
高宗雙目一亮,捋須微笑道:“6卿有奏但言無妨。”
“諾。”
6瑾又是一躬,麵如冠玉唇紅齒白,站在幾乎全為白皓的朝臣之中當真是鶴立雞群,他的稟告道:“聖人,今歲正月臣奉命巡狩江南道,調查吳縣6氏嫡長孫6長青鳴動聞登鼓,狀告江寧縣縣令謝太辰一事,現結案而歸,現將所見所聞向聖人稟告。”
完之後,6瑾娓娓而論在江南道時生的一些事情,著重講述了謝太辰等人相互勾結謀奪6氏鹽場的情況,字正腔圓有條不絮,直是聽得高宗連連頷不止。
而在垂簾之後,武後一雙鳳目也是緊緊的盯在6瑾身上,半響這才輕輕讚歎道:“細看起來,這6瑾果然與懷玉有幾分相似,他能夠成為太平駙馬,也算了解我一片心願……”
待到6瑾稟告完畢,高宗滿意頷道:“6卿此行查糾江南道官員不法之事,穩定人心還江東世族一個公道,朕心甚慰,下來自有封賞,先退下吧。”
6瑾點頭言是,對於高宗承諾的封賞似乎毫不在意,麵無表情的退入朝班而坐。
朝堂內其他大臣們卻是心明眼亮,目前6瑾擔任的監察禦史不過正八品之職,豈能與他從五品下的駙馬都尉之職相配?想必在大婚之前,6瑾一定會官升數級,以便與太平公主完婚。
其後,群臣們又稟告了幾件需要商量之事,嗡嗡哄哄議論一陣均是拿定了主意。
便在高宗皇帝以為群臣稟告得已經差不多,準備吩咐下朝之時,門下侍中裴炎突然站起走出朝班,肅然一拜亢聲言道:“聖人,臣裴炎有事啟奏。”
高宗皇帝一見乃是當朝宰相啟奏,自然打起精神詢問道:“不知愛卿有何要事?”
裴炎繃著臉肅然開口道:“聖人,東~突厥叛亂危害甚廣,若非聖人後高瞻遠矚處置及時,立即抽調大軍平叛,不定就會釀成滔巨變,眼下叛亂賊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業已押解歸朝,以微臣之見當對二人施以斬刑,方能明正典刑震懾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