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凱旋大典(上)(1 / 2)

八月中旬秋高氣爽,廣袤的八百裏秦川晴空萬裏,金黃燦爛的稻穀在碧空下隨著呼嘯卷過的秋風連綿起伏,城市田疇彌漫著最後的陽春氣象。 . .

今日的長安城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喜悅的氣氛,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擠滿黔百姓,道旁的槐樹披紅掛綠猶如那翩翩仙子迎風招展,百姓們翹以盼議論紛紛,等待著裴行儉大軍勝利凱旋。

猶記調露元年十一月,東~突厥酋長阿史那溫傅、阿史那奉職二人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起兵反抗大唐,單於大都護府所轄二十四州突厥舊部叛應,叛亂者多達數十萬,大都護府長史蕭嗣業盡起邊軍討之,卻不幸戰敗在陰山之南,整個大唐北疆岌岌可危。

其時,剛剛才平定西域重置安西都護府的裴行儉臨危授命,從西域返回,以定襄道行軍大總管之職將兵十八萬討伐東~突厥,率王師平叛。

裴行儉是繼蘇定方之後大唐又一名將,文韜武略通曉兵法,在黑山一役大敗突厥叛軍,活捉叛軍賊阿史那奉職,未經朝廷封賜的東~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部下殺死。

其後,裴行儉並未乘勝追擊,而是采取按兵不動之勢,陰謀陽謀奇計百出,使得阿史那溫傅與其新立的可汗阿史那伏念反目成仇,相互傾軋,阿史那伏念心頭恐懼,傳書秘密向大唐請降,至此,裴行儉這才率領大軍一鼓作氣擊潰阿史那溫傅,順利平定了東~突厥之亂。

而因為裴行儉的卓著軍功,他也以禮部尚書之之身兼任中書侍郎,更被聖人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正式躋身為宰相。

為了褒獎裴行儉的軍功,慰問衝鋒陷陣的將士,今日朝廷特地在皇城正門丹鳳門外舉行盛大慶功儀式,歡迎裴行儉凱旋歸朝。

卯時三刻,丹鳳門城樓雅樂高奏,號角嗚嗚鳴動,旗幡啪啪飄飛,前來參加典禮的大臣從城門洞內魚貫而入,峨冠博帶連成一片,大袖飄飄如同連雲,沿著甬道登上城牆。

群臣當中,一名年不過雙十的青年官員尤為引人注目。

他頭戴三梁進賢冠,頭冠革帶用銀,綬用盤雕花錦,身上穿著一領朱色對襟大袖衫,腰束綠色碧玉大帶,大帶上係著玉佩組綬,下身則為月白色圍裳,袖裾為青綠色花飾,腳踏黑色高頭履,如此禮服樣式,自然而然表明其五品官的身份。

這青年官員更是生得容貌俊秀,麵目清朗,高聳的顴骨以及那英挺的鼻梁使之看上去頗顯冷傲,此際他的目光望著城樓正中子即將前來觀禮的望台,看著那華蓋招展,彩帶飄飛,薄薄抿著的嘴角勾勒出一絲隱隱的嘲諷冷笑。

步上城樓,便有司禮宦官站在那裏高聲報號安排大臣們坐席,一聲聲尖銳高亢的嗓音接連不斷響起:

“監察禦史張仁願,庚字區第五席。”

“監察禦史魏元忠,庚字區第六席。”

“監察禦史、開國縣男武懿宗己字區第二十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