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懵懂(1 / 2)

從前有個快樂的小王子。

他坐在船上看著月亮盈虧無常。

暗自許了關於自己的心願。

一顆流星恰巧流逝。

在一旁偷看的美人魚為之哭了。

曾經認為這是虧本的愛。

付出真心收到滿分傷痕。

或許這是成長的劫。

海是想沉便沉的自由。

或許女孩子傷春悲秋的書看多了反而無益,憂愁多半來自於靈敏的心。父親允許明光晴看他書房裏的任何書,除了《紅樓夢》。可明光晴還是看了,還看懂了。因為她有憂愁了。

女孩子可以擁有林黛玉的才情,卻不可以擁有她的心性。很不幸,即使光晴在社會的磨練後處世學得像薛寶釵,她的心依然像林黛玉。

韶華時光裏,有個叫盛星華的哥哥在他的世界裏寫下難以抹去的溫情。在遇見盛星華之前,明光晴是破繭之前的蛹,美麗尚未成形。

一個人有多少陰暗麵,或許取決於他的經曆,而非心態。命中注定,明光晴的心中,天使與魔女同行。

當一個人真正喜歡你,你的修飾與解釋已經不重要。

明光晴的生活環境很單純。父母和善,無與人交惡。所有人都將明光晴視為寶貝,因她自幼擅長背古詩,對事物的悟性高,人長得標致。他們對她寄予厚望。

唯一的不足之處,父母無暇照顧她,又恐她在外麵玩會被教壞或是被拐走,所以明光晴幼年時期甚少與同齡人交際。整天窩在家裏畫自己才會看懂的劇情漫畫。

剛上小學時,明光晴的天真在同學眼中隻是笨。笨到漂亮的學習用品總是被同學們有借無還,笨到完全不懂其他人的心理動機,笨到被其他同學任意欺負。那時的明光晴沒有自我意識,第一次覺得自己真的很笨。自卑是什麼,從那時已然萌生。

一個人不可以太不諳人事,一個人不可以太看透人世。快樂或許就是一半天真一半聰敏。物極必反。

大家都在盛傳校草荊泳喜歡明光晴。明光晴難以置信,看著鏡中的自己,不明白他看上她哪裏。荊泳很好看,比明光晴還俊俏。愛情是一件不講道理的事情,吃醋了是為了愛,毀壞了是為了愛,連放手也是為了愛。

明光晴迷失在五光十色的甜蜜與孤獨裏,女生們喜歡荊泳,討厭荊泳喜歡的光晴。被偷藏的課本、女生似笑非笑的孤立、永遠被女生嫌棄,逼迫得她,焦慮與卑微如影隨形。

在小學四年級,明光晴認識低年級的莫淩,至今莫淩的樣貌明光晴還清晰記得。

明光晴的家離小學有一段距離,中午不方便回家吃飯。明光晴的哥哥將她的午餐費拿剩五毛錢,這意味著,即使明光晴餓到不行買了五毛錢的番薯餅充饑,她下午放學回家就沒錢坐公車,隻能步行。

哥哥根本不顧明光晴的處境有多惡劣,光晴現在體質虛弱難調,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小學沒有吃午餐。

明光晴與莫淩在學校旁邊小商鋪的座椅上認識。莫淩似乎也是中午沒吃飯的主,她們如果在小商鋪邂逅了對方,就會與對方在午休時間聊天作伴。有時候即使五毛錢拿去賣了咪咪牌小蝦條,光晴也會分莫淩一半。

與莫淩在一起,光晴喜歡自詡為大姐大,那個年齡段的人很幼稚,偏偏自以為已經是心理成熟。

有一天,一直身上沒錢的莫淩突然買了一大堆零食,吃個不停。莫淩分了光晴一點蝦條,光晴隻拿了幾根,總認為莫淩是不易的,光晴不忍拿她的零食。

之後,光晴許久沒遇見莫淩。

那天,光晴終生難忘。莫淩被一個身材微豐的老師領進光晴的班裏,看到莫淩時,光晴心中一動。莫淩的眼神寫滿痛苦與莫測,光晴不禁有些同情她。

莫淩走了,被那個老師領了出去。

光晴隱隱擔憂牽掛,莫淩的表情分明寫著她很難過,身為朋友,光晴覺得自己該找個機會關心莫淩。

然而,莫淩又重新走進光晴的教室。莫淩走向光晴,突然拿食指指向光晴。光晴當時懵了,不知發生什麼事情。莫淩又被老師領走了,光晴也被班主任陳老師叫出去。

其他同學紛紛對班主任說道:“光晴不可能打人。”

在同學們的觀念裏,被指認的一般都是高年級打低年級的事件。光晴意識到事態複雜了,邊走出教室邊對班主任解釋:“我沒打她。”

起初,光晴還以為莫淩是發生什麼事情需要自己作證,待到那個豐腴的老師與班主任問光晴:“你是不是唆使低年級去偷錢了?”

光晴登時覺得血液凝固,後背發冷。

她們還將一袋零食拿給光晴看,光晴在綠箭口香糖上多看了幾秒,記憶裏,妹妹好像嚼過口香糖,不過自己並沒有分享過她的口香糖。

一開始,光晴堅稱自己雖與莫淩認識,但沒有唆使她。後來,光晴有些不耐煩她們的逼問,幼稚的想法便出來了,不如就承認自己唆使了莫淩吧,這樣她們就會停止逼問自己了。光晴是乖乖女,何曾麵對這種陣勢?身邊還有數學老師的數落:“還說你沒有?那你幹嘛盯著口香糖看?你這個小蹄子的課本和輔導都能經常弄不見,你覺得自己不承認就是好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