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米層靠E排主要布置閉式循環冷卻水泵和水環式真空泵,循環水坑布置在低壓缸下,循環水坑兩側布置膠球清洗係統。0米層靠B排布置凝結水泵,凝結水泵坑與循環水泵坑相鄰。0米層靠A排主要布置電氣設備。
兩台汽輪機組相鄰,采用鏡像布置,運轉層形成一個大的檢修平台。中間層在兩台汽輪機之間設置熱控電子設備間。0米層兩台汽輪機間和靠A排區域為電氣設備區域,主要布置電氣一次380V工作段和MCC設備,靠E排為機務設備區域,布置有閉式循環冷卻水泵和水環式真空泵。
在0米和5.0米層均設置通道與集控樓層相連。
2.3 集控樓布置
集控樓位於主廠房西側的擴建端,占地19米×41.5米。
集控樓±0.00米層主要布置門廳、空調冷凍站、接待室、會議室、氣瓶間、展示空間、衛生間等;5.00米層布置集控室、熱控工程師室、電氣工程師室、SIS間、交接班室、空調機房、衛生間等。
2.4 采光和通風
主廠房以自然采光為主,人工照明為輔的原則進行設計。聯合廠房的汽機運轉層設水平窗帶,並利用屋頂的采光帶,保證運轉層取得良好的采光質量;主廠房0.00米層及5.00米層及廠房內輔助用房以人工照明為主,滿足運行及檢修的采光要求。
主廠房采用機械通風的方式,夏季需要通風時,底層、夾層的百頁窗作為進風口,經過各層通風格柵由主廠房屋麵的屋頂風機排出,鍋爐房為自然通風。
其餘有設備發熱或人員較集中的房間按工藝及職業衛生要求采用機械通風或空調。
3 全廠景觀設計與建築風格
廠區總布局遵循最優化的工藝流程,同時還符合參觀人員的流線。廠前區形成嶺南園林特色的進廠景觀廊道,至主廠房轉折而向北貫通全廠。廠區建築通過對嶺南建築元素的攫取,進行現代的重新組合設計。利用富有嶺南建築特色的架空、挑簷、遮陽板等,營造高低錯落的建築群體和奇妙的光影效果。通過嶺南砂岩紅和黑白灰色的搭配,使全廠建築色調協調統一。
4 廠前區設計
廠前區規劃兩組建築,分別為行政辦公樓、運行及檢修公寓與招待所。行政辦公樓及其裙樓圍合出大氣的廠前入口廣場,運行及檢修公寓與招待所圍合出親切宜人的內部景觀園林,廣場與園林之間經由架空展廳而相互連通,空間感通透流動。廠前區建築利用架空、挑簷、陽台等的巧妙利用,同時使用砂岩紅與黑白灰的色調組合,營造出濃厚的現代嶺南建築風格。
5 結語
高要燃機電廠的方案設計吸取了傳統建築文化的精華,又富於地域特色,並以一種建築語言表達出來。本方案設計結合當代嶺南文化的基礎,又考慮了業主需求、投資建設預算、地方材料、交通運輸等綜合情況,希望本文能對嶺南文化的電廠設計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金蕾(1982—),女,湖南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建築學碩士,研究方向:建築設計及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