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頑石開竅(1 / 2)

青州神光宗玄龜崖頂,此刻正是黃昏時刻,白雲繚繞,霞光繽紛,一群靈鵲在雲霧霞光中上下穿行,真是一場美景。美中不足的是一塊崖邊的青色石頭上,一位衣衫破爛的少年正在呼呼大睡。他的旁邊就是一處深不見底的懸崖。

這時嗖的一聲,一顆石子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準確地擊中正在石頭上睡覺的少年。

陳子鵬額頭一痛,從沉睡中醒來,他轉頭一看,三個穿著奇異服飾的少年正望著自己,其中一個手裏正捏著一塊石子準備再扔過來。

“我怎麼在這?”陳子鵬心中大為奇怪,對了,我好像爬山摔下去了。這時他頭又痛起來,腦中屬於他的和不屬於他的兩種記憶紛至遝來。

原來陳子鵬是一名學生,昨天期末考完試後他約了幾位舍友一起爬學校附近的天馬山,一不小心失足從山頂摔下,結果竟不知怎地穿越到這個崖邊的少年身上。

這個少年卻是一個傻子,活了十幾年連自己名字都不知道,隻知道自己好像是神光宗一位金丹長老在俗世的後人,後來尚在繈褓時家中遭遇變故被長老帶回山門。這位長老帶他回宗想來也是準備細心培養這個後輩,後來卻發現這孩子長大後是個智商不足的癡傻兒,每天隻知吃喝拉撒,認字讀書是一竅不通,更別說修道了。長老詢問了門內專精魂魄一道的師弟前來查看,說的可能是娘胎中魂魄受損,這輩子是難以修行了。這長老後來也息了心思,把他扔在這玄龜崖做個雜役弟子也就不聞不問了。

要說這雜役弟子屬於山上層級最低的階層,一般都是上山後感應失敗的弟子來做,他一個不通修行的凡人也隻能是每日打掃下院落。本來他有一個金丹長老作為後盾沒人敢欺侮他,但總有些弟子來拿他取樂。他還未入修行是個凡身,連那些弟凡人仆役都不把他放在眼裏,時常欺侮他拿他作樂,讓他多幹活,還好在山門中沒人敢做得太過,這傻子總算沒丟了性命。

“哈,傻子,你壞了我們三人欣賞這大好美景的心情。道爺剛剛就給你個小小教訓,你服不服?”這時那個手捏石子的少年對他喊道,旁邊兩個少年也哈哈大笑起來。

捏著石子的是上山四年還沒感應的雜役弟子丁飛,中間為首的是吳亮,乃是門內一位凝真長老的後人,現在不過十三歲,已經是感應三重的境界。吳亮旁邊那個是他堂弟吳威,感應一重,這三個人看陳子鵬是個傻子時常捉弄他,打罵也是家常便飯,不過他們下手倒也是知道輕重,不然若是他以真氣發出石子陳子鵬不說腦袋開花也要頭破血流。

陳子鵬此時正被兩股記憶衝得頭昏腦漲,哪有心思搭理這三個孩子,他此刻卻是從記憶中尋到了他最感興趣的東西:修行法門!這個世界修行分為六個境界:感應,凝真,歸元,金丹,元嬰,元神。至於元神上麵還有沒有境界,就不是他能夠知曉的了。想成元神,這中間有好多關口要過,這感應就是攔在路上的第一關。神光宗傳授弟子尋求感應的經書共有五篇,他之前雖然不通文字,但這幾本經書的內容聽旁人背過無數遍,早已深深印在腦海之中。“靜心凝氣,神隨意動,天地無限,有靈機生......”這篇《靈感經》說的是天地靈氣流動中有無數靈機生成,修行人隻要能感應到其中一縷並將其納入體內產生真氣就算感應成功。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感應沒這麼容易,上山三四年不能感應的也大有人在。但若是十年還不能感應成功,一般就是與道無緣了。要說陳子鵬這具身體在山上呆了不止十年,但渾渾噩噩全然不懂修行,真是浪費了大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