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家族的廚房,大大小小有十數個,要供應楊氏大宅裏數千口人的一日兩餐。
楊修這一房的廚房,比一般人家的院落還要大上許多。
張忘經常在大宅門外賣弄自己的才華,廚子們偶爾也會去湊熱鬧,所以認識他的人,並不在少數。
肥壯的廚房管事見到張忘的第一眼,就連蹦帶跳地跑過來了,像一隻肥碩的大白兔子。
在他眼裏,張忘就是散財童子一樣的存在,伺候好了他,還愁沒有機會賺到錢嗎?
張忘說明了來意,廚房管事頓時就有點高興不起來了。
啥?你要自己做飯?
祖宗唉,你這不是砸我飯碗嗎?家主要是知道客人自己動手做飯,我在一邊瞅著,不得抽我十鞭子,然後趕出家門?
張忘懶得跟他廢話,一腳踹在他的屁股上:“半個時辰再回來,我教你一樣美食的烹製方法。”
聽到張忘許諾要教自己一門烹飪手藝,廚房管事的抵死不從,瞬間就變成了曲意逢迎。
他連推帶搡,連蒙帶騙,將其他的廚子廚娘全都趕去了院中,留給張忘和貂蟬一個空蕩蕩的廚房。
張忘站在廚房裏,隨意看了看琳琅滿目的食材,端起了一罐羊奶來。
貂蟬經常在街頭要飯吃,長期吃不飽,吃不好,腸胃需要細細調理,吃一些補血養氣的東西比較好。
貂蟬進了廚房,就仿佛狐狸進了雞窩,眼珠咕嚕亂轉,肚子裏咕嚕亂叫,就差沒有流下口水來了。
趁著張忘不注意,她拿起一個看似很好吃的東西就往嘴裏塞,咯噔一下差點把牙硌下來。
張忘回過頭,見貂蟬手裏拿著一個五顏六色的貝殼,正淚花閃爍地望著他,頓時有些無語。
忻州長大的孩子,竟然連貝殼都沒見過嗎?
他將一罐羊奶倒入青銅鼎中,叫貂蟬過來幫忙燒火加熱,自己則拿著一個銅勺,四下裏尋找飴糖。
中國遠在西周時代,就有了飴糖。飴糖是用米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
自西周創製以來,飴糖在中國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製作的記載。
華陰楊氏是數百年大族,曆代都有人在朝中任三公九卿,醬醋油茶糖等調味品,廚房內理當是一應俱全。
張忘將調味料看了個遍,最終在一個陶罐裏尋到了柘漿。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甜味比飴糖要強上許多。
將一勺柘漿倒入貂蟬正在煮的羊奶中,張忘取過一塊生薑,用刀將它切成了細茸。
隨後他把切好的薑茸用兩層麻布包裹著,擠出了新鮮的薑汁,倒入了一個陶碗。
看看貂蟬煮的羊奶已經開始發燙了,張忘舀出一瓢羊奶來,稍微晾了晾,澆注在了裝有薑汁的陶碗裏。
用另一個陶碗將裝有羊奶的陶罐蓋好,張忘找到山藥、紅棗和蜂蜜,一股腦丟到青銅釜裏,開始為貂蟬熬製補氣血的米粥。
熬粥的間隙,貂蟬眼巴巴瞅著青銅釜,聞著漸漸傳來的米香味,一直在吞咽口水。
張忘等了一會兒,笑眯眯對貂蟬說道:“貂蟬,看我給你變個戲法。”
說著話,一把掀開了蓋住羊奶的陶碗。
貂蟬往陶碗裏瞅了一眼,頓時間瞪大了眼睛。
她親自煮過的羊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碗白軟凝滑、如膏似脂的東西。
張忘拿過一柄木勺,放在陶碗中,遞到貂蟬麵前:“嚐嚐我專門為你做的薑撞奶,這可是祛寒養胃、補血益氣、養顏美容、止咳安眠的好東西哦。”
貂蟬一眨不眨地看著張忘,眼睛裏有些濕潤。上一回有人做東西給自己吃,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張忘不太適應這種煽情的畫麵,裝作若無其事地催促著:“快點啊,涼了就不好吃了。”
貂蟬鼻音有些濁重的“嗯”了一聲,低下頭去品嚐那一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