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不可不防的旅遊圈套(3 / 3)

隨著旅遊市場的不斷擴大,非法旅行社也開始增多。他們花錢租個寫字間,雇三兩個人手,找家報紙登份小廣告,就堂而皇之地做起了黑生意。這些非法旅行社的招數很多,遊客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每到旅遊高峰時期,一些著名景點遊人如織,在遊客集中的地方便有不少黑旅行社、黑車、黑旅店出來搶拉遊客。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就經常有人給外地模樣的人發知名旅遊優惠卡,這些優惠卡上標明的旅行社一般是國內知名旅行社,像中旅、國旅、中青旅等。而且優惠卡上標明的旅遊價格十分便宜,包括長城、十三陵在內的五個景點的往返車費僅10元,充滿了誘惑力。像“中旅集團長城一日遊”、“國旅集團北京休閑一日遊”、“中青旅北京一日遊”等優惠卡上還注明“國營”,並赫然印著國家旅遊局的經營許可證和各旅行社的地址、電話。

乍一看,這些優惠卡上標明的地址還真是各大旅行社的,比如中旅集團的優惠卡上標明的地址的確是對的。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真是優惠卡呢。實際上,這些優惠卡根本不是中旅發送的,而是一些非法經營的旅行社幹的“好事”。優惠卡上的熱線電話和投訴電話並不是中旅的電話號碼,黑旅行社偷梁換柱,在優惠卡上印上了他們自己的電話號碼。

據知情人透露,這些黑旅行社是“三無”社,一無經營許可證,二無導遊,三無車輛。通常是在居民樓租套房子,買台傳真機,買部不用身份證登記的神州行手機,租輛車,再雇幾個人去車站、廣場遊客多的地方散發冒充知名旅行社的優惠卡。自然有不知底細的遊客,衝著大旅行社的名氣和每人往返車費僅10元的低價打來電話。不過,這些黑旅行社可不敢讓遊客上自家的門,而是美其名曰:“免費到住地接送”。

一些黑旅行社是遮遮掩掩冒名攬客,而另外一些黑旅行社則赤裸裸地搶拉遊客。招攬的對象一般是外地人。據了解,一些黑旅行社還利用遊客相信老年人的心理,雇一些長得老實可靠的婦女去招攬遊客,領來一個遊客給她們15-20元的提成。而一些雇人在車站接站的小旅店,不僅經營住宿生意還兼做導遊,遊客一旦在旅店住下,這些人便巧舌如簧,把黑旅行社、黑車介紹給遊客,從而撈取回扣。更有一部分旅店幹脆自己做起了旅行社的生意。

麵對一些充滿誘惑力的旅遊優惠卡,遊客要警惕一些違法、失信的經營者在扮演“害群之馬”的角色。為了防範一些“黑社”設置的陷阱,遊客報名時,應要求旅行社出示旅遊部門頒發的《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和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看其核準的業務範圍是否與實際相符。如報名點與旅行社總部在一處辦公,可要求提供證照原件。如報名點遠離旅行社總部,應要求其提供旅行社總部的辦公地址和聯係電話,以備核實。

旅遊購票,多個提防陌生人設“騙局”的心眼。

每到節假期,許多市民選擇了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旅行。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市民在火車站或長途汽車站購票或購物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提防你身邊的陌生人所設下的“騙局”。

首先,不要從票販手中購票?票販往往以有熟人或親戚在鐵路部門工作,可以幫人代購火車票為名,將旅客帶出售票廳進行敲詐。因此,請旅客到正規的窗口買票,不要從票販子手中購買車票。

當你在車站周邊的一些小賣部、餐館或公用電話亭等處消費後準備付賬時,如果你給的是一張大額的人民幣,經營者可能會在第一次找錢時故意少找一、兩元錢,然後從中玩花招騙錢。因此,不管對方要找你多少錢,都請在櫃台邊點清楚再離開。

如果你是一位外地旅客,提著大包、小包正為買不到票發愁時,可能會過來兩個人,說能幫你買到車票,要你跟其中一個去拿票。可你的行李較多,提來提去不方便,同行的另外一個人就會很熱心地主動提出幫你照看行李。但當你察覺不對勁急忙趕回去時,你的行李和那個幫你看行李的人都已不見蹤影。

你在火車站候車時,可能會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和你特別談得來(或是攀老鄉,或是假稱和你去同一個地方),在獲得你的信任後,繼而詢問你家裏的情況(如家裏有什麼人,叫什麼名字,電話號碼多少),你在毫無戒心的情況下一一告知,從而使一些不法之徒有機可乘。他們在得知你的行程以及家庭情況後,就打電話到你家,向你的家人假稱你在火車站受傷或病重住院急需手術費,要立即彙款至某一銀行賬號。你的家人聽到消息後早已心急如焚,也沒多考慮就彙了款,結果讓騙子得了手。因此,不要輕易把自己和家裏的情況告訴陌生人。

在火車站周邊有一些茶室、招待所經常拉旅客進去休息喝茶,甚至以有色情服務為誘餌,而當旅客進去後,再以種種名義或以暴力相威脅收取高額費用。因此,出門在外,不要搭理這樣的拉客人員。

遊客在購票時,要注意提防火車站和汽車站的騙子,他們以“好心人”、“火車站有熟人”的麵目幫人購買車票,騙得現金後逃脫。其次,一些騙子還會冒充車站的工作人員,以檢驗車票為由,調換旅客的車票牟利;另外,有“超強記憶力”的騙子常會站在旅客身邊,通過偷聽旅客的電話來掌握對方的個人信息,隨後騙取旅客或其家人的錢財。騙子們行騙的對象大多是中老年人,隻要市民不輕信他人,不貪便宜,及時和有關部門或家人取得聯係,核實情況,就不會上當。

出遊在外,多個“防盜”的心眼。

出遊在外,要當心點什麼呢?無外乎自己的錢包、手機、PDA這些貴重物品。一個人旅行,瀟灑是瀟灑,可形單影隻最容易成為小偷的盜竊對象;幾個人結伴,又往往會因聊天打牌而放鬆警惕,給小偷可趁之機。一旦遭盜,也許財產損失不大,但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還真給人添了不少麻煩。出遊途中,你有防盜意識嗎?

一次,一個姓胡的公司職員跟幾個朋友一起去北方,一路上大家相互照應著,你睡覺時胡看包,大半程路走下來,似乎蠻太平。

快到目的地了,胡起身去了趟洗手間。當時是冬天,胡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衣服的斜插口袋裏揣著胡的手機,因為那會兒流行彩色的手機鏈,胡特別把那根漂亮的鏈子很顯擺地蕩在了口袋外麵。那趟車人挺多的,走道很擠,胡走著走著,突然覺得自己的衣服角被拉了一下。大概是手機鏈勾住什麼東西了吧,胡回頭看看卻沒發現自己的手機鏈出了什麼意外,隻是有一個黑瘦的男人站在自己身後,把一塊圍巾奇怪地搭在手上,遮住了從手到肘的大半條胳膊。怪了,好好的圍巾不圍在脖子上,怎麼搞得跟水袖一樣搭胳膊上。胡愣著的那會兒,那男人已經走到胡前麵去。這時候,旁邊一個阿姨才小聲提醒胡:“小姑娘,你把手機放放好,剛才差點被那個人偷掉。”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老天,居然小偷就是剛才那個黑瘦的男人。那奇怪的“水袖”正是他為了掩人耳目搞的一個屏障。

後來,胡在坐火車和公交車的時候特別注意觀察了一下,發現那些無端在手上搭塊毛巾或者報紙把手藏在下麵的人百分之百是小偷。現在,胡出行的時候對這種“水袖”特別敏感,一發現這種人肯定捂好包包離他們遠遠的。當然,有過上次教訓後,胡再也不為了漂亮,把手機鏈掛在衣服和包的外麵了,因為這樣最容易成為小偷的目標,也最容易被下手。

出遊在外,遊客最好把鈔票分散放,免得丟了錢包就全軍覆沒。還有就是鈔票跟證件不要放在一起,這樣即便錢包被偷,也不至於殃及池魚。至於證件,隻帶在旅行中派得上用場的,其他那些讓它們老老實實待在家裏。否則弄丟了,那真是自找的。如果是出國旅遊也要多長個心眼,最好事先打聽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治安狀況,能刷卡的別多帶現金,箱子、穿戴不要太顯眼,以免成為外國小偷的目標。

麵對“旅遊送保險”,多個提防“無保障”的心眼。

現在,不少旅行社打出了“旅遊送保險”的招牌。是不是真的送保險,你可要仔細看合同,送保險可能隻是個噱頭,這送出的保險往往是旅行社責任險,受益者是旅行社而不是遊客。

濟南市民李女士看到一家旅行社“條條線路送保險”的宣傳,高高興興地報了名,在簽旅遊合同時,旅行社並沒有出示保險合同,在李女士的追問下,旅行社的工作人員稱投保了旅行社責任險,送的就是這個保險。沒有太多保險知識的李女士就這樣相信了工作人員的話。

據介紹,按照國家旅遊局的規定,所有的旅行社都必須投保旅行社責任險,因旅行社自身原因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將予以賠付,受益者是旅行社。在這種情況下,遊客能否得到賠付,要看旅行社的“臉色”。另外,在旅遊過程中,如果遊客因自身原因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旅行社責任險不予賠付,因此,遊客必須投保旅遊意外險,才能成為直接受益人。

部分旅行社打出的“旅遊送保險”的“招牌”,極易使遊客誤以為自己已經獲贈了旅遊意外險,然而遊客一旦在旅途中發生傷害、疾病、遺失證件等情況,卻是沒有保障的。所以遊客在與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時,一定要了解清楚送的是什麼保險,旅行社責任險以外的保險,如人身意外險、意外醫療險等,才是貨真價實的。如果送的不是意外險,遊客可要求旅行社送自己一份意外保險,如果不能談妥,而又覺得有需要的,最好是購買一份旅遊意外保險,錢不多,但是可以讓自己出外遊玩安心一些。

放棄景點,多個提防“不退錢”的心眼。

在旅遊過程中,如果是遊客放棄的景點,一般情況下旅行社是不會退錢的,理由是車已經聯係好了,景點也聯係好了,錢已經付了,自然不能退回。

小蘭在去年年底參加了一次陽江之旅,在陽江的時候,因為特殊原因有一個景點沒有去成,回來後的第二天,小蘭拿著出發時的發票,趕緊去旅行社追回這部分錢,而旅行社告訴她雖然當初她們沒有去成這個景點,但是按規定她們是不能拿回這筆錢的,因為旅行社已經聯係了車和景點,付了錢。

遊客在簽旅遊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清楚條款,如果有特殊要求,還要在合同上注明清楚,如果是旅行社的原因不能去的景點應該請旅行社退回門票錢。

旺季出遊,多個提防“黑導”趁機出動的心眼。

旅遊黃金周旅行社大量出團,這時候他們會請一些有導遊證的兼職導遊回來帶團,而一些無證導遊也趁機出動,如旅遊公司自己的工作人員、理工學院的學生或者一般公司文員等。有些無證的導遊還會通過朋友介紹前來帶團。

廣東的阿霞沒有導遊證,但是曾經多次帶過團外出旅遊,也算是一名老導遊了。有一年五一阿霞帶了個團去湖南,因為五一遊客多,到了餐廳連吃飯都有問題,許多有經驗的導遊都自己到廚房裏麵端菜,阿霞沒經驗,隻在外麵急得團團轉,後來她的客人很晚才能吃上飯,而她也因為延誤了行程被投訴。

阿霞說,廣東的導遊證難考,過關的比例比較低,許多有一定導遊經驗的人也可能是沒有導遊證的,不過更多的是臨時從學校裏找來的大學生,他們可能一點帶團經驗都沒有,這種團的投訴率會比較高。

“團多,導遊少。”阿霞說,淡季的時候是不需要那麼多導遊的,旅行社也不願意支付這部分的工資,這也是黃金周時兼職黑導出現的主要原因。

黃金周團量大,導遊數量少的旅行社就會到處請兼職導遊,一些無證的導遊就會趁機出動,這時候遊客就要多長個心眼了,萬一在旅途中搭上一個沒經驗的導遊,可能會給自己的旅途帶來很多的不快,所以,在出發前最好要求導遊出示自己的導遊證。

遇到“熱心人”,多個防“旅遊托兒”的心眼。

俗話說:“入鄉隨俗”。當你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旅遊的時候,一定要尊重當地的習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許多少數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忌諱。在進入少數民族聚居區旅遊時,要尊重他們的傳統習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視禮俗或由於行動上的不慎而傷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還要注意,“萍水相逢”時,切忌輕易深交,勿泄“機密”,以防上當受騙造成自己經濟、財物上的損失。

去年秋天,韓先生到雲南西雙版納去旅遊。晚上,一些所謂的少數民族人熱情邀他們跳舞娛樂,他們並不給人講價錢,還說給不給都沒關係,到雲南來玩,不容易,交個朋友。在盡興之後,一些人非常客氣而主動地拿出一百、兩百的錢表示高興和感謝,然後愉快離去。真正的客人見此狀,多數都慷慨大方地跟著數出票子,仿佛覺得就應該這樣,難得來一次,人家又這麼客氣和熱情。殊不知,事後有好心人告訴他們,那些先拿錢的人是與邀請他們跳舞的人一夥的,其實就是托兒,故意先拿出錢來造成假象,利用你的善良、高興和難得一回的心理,誘騙和脅迫你出錢。

這可是真正的“聰明人”做的事,實在令人佩服和憎恨。韓先生上了聰明人的當,心中的苦澀、氣惱、後悔、憎恨一齊湧上來,讓他幾天都不舒服、心煩,以後一想起就怒火上湧、罵聲咧咧,結果後來幾天都沒有玩好。

旅遊托兒行騙的三部曲是,首先察言觀色,確定下手對象;其次上前套近乎,使你消除防備心理;最後同夥“打幫腔”,迷惑外地遊客。現在好像許多行業都有“托兒”在大行其道,經過“托兒”在旁邊大肆渲染,有時還真能遮人耳目。但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願意這麼做,拿定主意,千萬不要讓別人的意願牽著自己走,這樣,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一人成行”,多個提防“散客拚團”的心眼。

旅行社經常在某些線路麵前打出“一人成行”四字,不要以為是隻有一個人報名的時候單獨為你出團,事實上人數很少的時候這個團會和其他旅行社的團一起拚,有一些遊客把它稱之為“賣豬仔”。

旅行社稱這是“拚團”,但是許多參加的遊客回來後都說這叫“賣豬仔”,這是一個知情與不知情的區別。打著“一人成行”、“日日出發”等字樣的團隊多數是散客拚團。

“一個旅行社哪可能天天收到那麼多人去同一個地方。”因此為了多賺些錢,隻好幾家旅行社一起收客拚團,這種拚團的價格一般比較便宜,而且團費中不包接送,遊客要自己坐車到指定地點集中。因為要到別的旅行社和一群其他旅行社的人一起出發,許多遊客還是有“賣豬仔”的感覺,這種團的投訴率也比較高。

遊客在報名時要多長個心眼,看清楚行程,拚團一般有注明,特別是在集中地點這一塊,如果遊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遭遇拚團可拒絕出團,也可拿旅遊合同向旅行社索賠。

去購物點,多個提防導遊變“導購”的心眼。

說到旅遊陷阱,曾做過三年導遊的小何深有感慨地說:“就是導遊變導購啊!”小何告訴別人,除了高端的旅遊團,特別注明沒有購物點的,一般的旅遊團都會附帶一些購物點,特別是特價團,“因為導遊帶這些團是沒有錢賺的,許多地陪甚至連出團費都沒有。”沒有出團費的地接導遊就是靠帶團到特定購物點購物,賺取回扣。

小何說,境內遊桂林、雲南、海南等這些熱門的線路是最多購物點的,境外遊很多團都會有購物點,而且境外遊的導遊可以賺取到更多的回扣。小何透露,許多購物點和旅行社簽有協議,每年要帶多少人到該購物點購物,然後購物點再給10至20個點的回扣給導遊,地陪、司機、全陪再按照4:4:2的比例分取回扣。

小何最多的一次分到了4000元回扣,而在省內一些線路,分到幾十、100元是常有的事情。

遊客在簽訂合同前要看好行程,不願意去購物點的最好在合同裏麵寫清楚,萬一去購物點,外麵沒有賣而且價格便宜的紀念品可以買一些,一些玉石、珠寶類的盡量不要購買,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