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的楊寒,是個生活在社會的打工仔。因為是個被遺棄的人,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性子有些孤僻。在孤兒院中,隻是能讀書識字,文化程度太差,在滿十八歲後,就開始步入社會,他隻能去一些工地打工度日。
沒有房子,沒有存款,沒有車子,好不容易在網上談的女朋友,本來還在他的一點點保證與微薄工資不住的討好下,勉強維持著,哪想在一個富二代稍微勾勾手指後,就屁顛屁顛的追了去,將他給甩了。知道他被女朋友甩了,那些同宿舍的人不住的譏笑他。
在那些人的心裏,楊寒就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可憐蟲,是他們茶餘飯後的笑資罷了。世俗的物欲眼光,楊寒有種不屑,貧窮與富裕有那麼重要嗎?
在這個物質生活越發充裕的時代,人們的觀念太可怕了。住的房子,家中存款,代步的車子,都成了人們攀比的對象,好似對這些不在意的人,就是不思進取似的。“看來我離這個世界,真的是越來越遠了,已經脫節了。”他這麼感慨著。
他雖然不覺得自己有多麼的超凡脫俗,可他偏偏就覺的這個世界越來越假,越來越空虛。電視上的故事,也不過就是哪個大小姐看上哪個單純的傻小子,哪個囂張的大少爺看上哪個村姑,好似沒有貧富差距就顯的不夠真實似的。人生就是這麼膚淺,空虛,無趣嗎?“什麼才是真實、充裕的人生呢?”
自古以來,人世就不缺少那些解釋人生的聖人、學說以及著作,可那些空口白談,死文字就能讓人得到想要的那份安寧與充實嗎?他捫心自問,覺得有點假。小說是他的最愛,哪怕飯可以不吃,每天都不能少讀,書中世界的瑰麗與複雜,種種經曆,給讀者心靈衝擊,那種充實才是吸引人的地方。可這點小愛好,就成了其他人指責他不思上進的證據。
這天,他出去買東西,作為一個三無青年,他養成不吸煙不喝酒的好習慣。可這樣的行為也被別人無情的分門別類,說的好聽叫良好的習慣,不好聽就是省錢,再就是一個字——摳。一個隻賣一塊錢的袋裝雞爪,就是他平日解饞的東西,而且,還是那種辣味的,早被別人看不起這種摳門的行徑了。可這就是真實的生活,楊寒常正想,究竟是隨波逐流的好,還是特立獨行的好。偏偏這個世界早就決定,不允許這種特立獨行的存在,那種別人皆醉我獨醒的性格,隻能存在於古時物質生活不豐富的時候,還能選擇這種以精神滿足來標榜自己的崇高。
回工地的時候,經過路口,看到一群人在等紅綠燈,一名母親在打手機,打的忘乎所以,孩子隻是不住的玩著一隻皮球。突然,皮球失手掉落,滾到路中間。楊寒心中“咯噔”一聲,母親還沒有發現這點。孩子隻是想拿回皮球,衝向路中間。本來紅綠燈已經快過去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一輛汽車快速的衝了過來,眼見孩子要躲不過了。幾乎本能的就衝了過去,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看慣了世風日下,物欲橫流,竟然還有這顆正義的心。
汽車很快,引擎聲勻的像一條直線,不難想象,司機沒有減速的打算。眼看車子就要衝到近前,楊寒隻來得及將孩子扔向孩子的母親。他想避開即將到來的車子,可身子在那一刻卻是怎麼也動不了。“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鳥兒的感覺,身子輕飄飄的,眼前的景物不住轉變,同時,他也聽到了自己骨頭崩碎斷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