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師祖她還好嗎?”
“師傅三年前剛剛過世,師傅過世後貧道才下山,尋得清鬆道觀改名清雲道長。”
清雲道長說起師傅麵上滿麵悲傷。
原來這清雲道長因為一出生頭發雪白而被家人遺棄,恰逢師傅雲遊到此便把他收養,後來又把他帶上山去,不但把他養大還教他法術,他與師傅雖是師徒之名實則母子之情。師傅去世之後他尋得好歸所把師傅安葬又為師傅守了百日之靈,此後便按師傅囑托下山濟世救人。幾日前他正在做法之時見一老婦從門外飄來,開始他以為是鬼魂拿起桃木見就刺,誰知那老婦不躲不閃,就在桃木劍刺到之時,用手輕輕一點,他就覺得手腕一鬆桃木劍掉到了地上。這時老婦才自氣家門說是他的師姐,對於師姐他隻聽師傅當年說起過幾次可他從沒見過。師姐要他去救平安,還說她會讓鬆園前來請他,所以他才在觀中靜等。
聽道長這麼一說,李大叔不禁熱淚熱淚盈眶,他對三嬸的崇敬之心又增加了幾分。
“隻是貧道學藝不精,不能讓小施主全愈呀。”
聽道長這麼一說一家人的心又沉了下去。
道長見一家人麵色有變,又說:“小施主來曆不小,依貧道看來隻怕是龍族轉世,而今龍珠已失,隻怕臨時隻能保住性命而要完全恢複貧道確實無能為力。眼下不知這龍珠在何方,如能尋得龍珠她自會複原。”
聽道長這麼一說,李大叔悲歎一聲把自己如何去了宋家營子,如何與那僵馬搏鬥,如何遇險,白蛇如何救出手相救,平安又如何把龍珠給了白蛇的事一一說了一遍。
末了他還說:“現如今平安的封印已經發生的變化,如果打開封印能讓她好起來,不管她將來如何,我就是帶她去深山老林永世不出來,我也心甘情願。”
清雲道長聽完低頭深思了一下說:“她頭頂的封印貧道略有耳聞,但那是師姐用了畢生的心血,為此她還舍去了她十年的陽壽。別說貧道資質愚鈍學藝不精,就是師姐再世也無法打開。”
李大叔忙問:“那還有什麼辦法嗎?隻要能夠救孩子,我就是舍了我這條老命也願意。”
清雲道長微微一笑說:“那倒不必,你隻要跟貧道學習法術天天子時給小施主做法即可。”
“那好,我學,我學。”
李大叔滿口答應下來。
第二天鬆園就回了部隊,青雲道長在李大叔家裏住了下來,白天他給平安抓藥熬藥,晚飯過後他教李大叔如何給平安施法續命。
半個月過去了,平安終於睜開發眼睛,隻是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李大媽見平安終於活了過來心中大慰,對清雲道長千恩萬謝。清去道長一見平安醒來也是滿心歡喜說:“貧道終於不辱師姐所托,看來我們的緣分真是不淺呀。”
第二天他對李大叔說:“貧道此來已經有半月,觀中事物實在繁瑣,而今你已經學會續命之法,貧道自此道別,隻是你所學之法隻可幫小施主續命,不可在外使用,切記,切記。一年之後小施主自會恢複,隻是才智會有所折損。還望你們好自為之。”
他又從懷裏掏出一個藥方囑咐李大叔按時給平安服藥,最後從自己脖子上摘下一塊玉佩給平安帶上,說這是當年師傅留給自己的護身符如今自己把它當作禮物送給平安,可保平安不受邪魔侵擾。
李大叔見無法挽留隻好依依不舍得送別道長,在路上李大叔憂心忡忡的問:“道長,我家平安以後不會再有什麼大災大難了吧,從她出生以來可真是不讓人省人呢。”
道長微微一笑說:“小施主能以自己的龍珠救白蛇,以貧道看別說是三分佛性就是七分佛性也未必做得到。而今那白蛇不顧自己法力不足生生吞了僵馬,就是有龍珠護體沒有三五十年也是沒法複原的。如今小施主已同常人沒有兩樣,隻是將來的事誰也說不好,但願小施主能夠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