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珠海(1 / 2)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阿飛與靜兒》更多支持!

靜兒愈來愈發現自從認識阿飛後,這日子僅剩下了見到與見不到的區別。

故當阿飛借公司總部開會之際,邀請自己共赴珠海旅行時,她不假思索答應下來。

珠海便是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珠海。

一直被工作積壓得喘不過氣的靜兒,好想好想到海邊放飛一下不安定的靈魂。來珠海的第二天,由於阿飛需辦理公務,靜兒便一個人去遊玩外伶仃島。伶仃峰看著不算高,但其實相當高。爬起來相當累人,斜坡多,而且爬著爬著你會感覺道路無休無止的。終於到了峰頂,獨自麵對島上一塊巨大而黝黑的岩石上鐫刻著龍飛鳳舞的《過伶仃洋》。靜兒不禁想起他日網上看到的“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言論,為此辦公室裏的同事們曾爭論了半天。此刻她清晰無比地體驗到自己腳下的土地是堅硬而真實的,她清晨起床後見到的每一個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均是活生生的。她無法苟同如此割裂生靈的說法。更討厭平素的新舊中國稱謂,那是荒誕的,隻會讓我們無法麵對自己的祖祖輩輩。

在民宿客棧等待阿飛下班的時光,靜兒讀著帶來的書本《蒙田意大利之旅》,那是一本關於旅行的絕妙之作,能品讀出大思想家蒙田的嫵媚一麵。喝著熱心的老板娘特意泡製的烏龍茶,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鳳凰單樅”。

茶是究竟不俗,葉底綠染紅鑲邊,煞是好看。入口軟軟粘粘的感覺讓靜兒立馬聯想到詩經中的詞~~鳳凰於飛。

靜兒知道,那一刻,她更想阿飛了。

阿萍說的沒錯,大青蟲經油炸後脆香無比,念大學時當靜兒將年幼時的美味回憶分享給同宿舍女伴後,駭倒了所有人。

而另一種美食卻是陪伴了靜兒至今。青花瓷碗,素湯白麵,挑幾分豆幹香菇,撒上蔥白。一碗熱氣騰騰的齋麵最是適合參佛拜香後的善男信女。記憶中每逢正月外婆會帶上她去寺廟,懵懵懂懂地跟著磕頭跪拜後自己都會吵嚷著討麵吃。調皮是蒙童的天性,天王殿外靜兒常常喜歡惡作劇地將大人插在爐中的香一枝一技拔出折斷。

菩薩是永遠不會怪罪自己的。靜兒確信這點。不然十八歲那年就不會將阿飛帶到自己跟前。因為這個秘密她連阿萍都沒說。寺廟迷路那天她曾祈求自己能遇上真命天子。

大學四年,嬌小秀麗的靜兒身後不乏仰慕者。工作後,被母親被逼相親也有好幾回。英俊不俗的男子倒是真有幾位,但是自己心頭的念想終究揮之不去。

有些事,勉強了,生活也就無意義了。

我要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靜兒掩書遐想著。

阿飛會是這天底下頂稱職的丈夫。靜兒對此比任何時候更加確信。

昨日飛機毫無緣由的晚點,比約定時間延遲了整整三小時。幸好那個網上有諸多好評的老板娘讓其愛人趕忙開車來接。一路上男人抱怨著自己老婆是如何如何地操心做事,絲毫不肯放棄這份事業,自己剛下班就被急拉來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