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下麵就給您轉述“TZ行動”當中,有關趙德派遣我去執行的這項秘密任務的相關記錄。
首先說趙德很謹慎地代表組織跟我談話,派遣我去執行的那項秘密任務——它確實如我的猜測。
在那個階段,數學家遇到了困難,廠裏遇到了困難,國家遇到了困難。
一個數學公式扼守在我們的咽喉要道上!
我在前麵已經給您交代過,數學家曾經親口跟我說過,北京方麵給他們下達的任務,是一定要在兩個月之內,完成那架飛機的解剖研究工作,並且我也跟您交代過,廠保衛科科長趙德曾經親口跟我說過,為了確保這架飛機裏麵的軍事秘密和高端技術秘密不被泄露,敵方計劃要將飛機炸毀,他們派出了特務,並且目前特務“利劍”,很可能已經潛伏進廠裏——我個人的分析是這個特務“利劍”本身就在廠裏,他就是我已經著手監視的食堂管理員老梁——因此,數學公式便成了關乎“TZ行動”成敗的關鍵。隻有盡快得到它,那架飛機的核心技術才能盡快被解剖,才能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內,完成北京總指下達的命令,反言之,如果一天得不到它,飛機的解密就要往後延遲一天,潛伏在廠裏的那個“利劍”便多一分機會炸毀飛機。
不過,講到數學公式,我還想為數學家說句公道話,突破不了那道扼守在咽喉要道上的難關,並不是數學家本人無能,也不是他有那個很奇怪的毛病,而是我們手裏隻有一架飛機,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供參考之物。
咱們繼續說那份檔案裏的相關記載。
簡言之,廠裏緊鑼密鼓地欲對那架飛機進行解剖研究,但是一個關鍵的數學公式,束縛了禁區裏麵聚集的一百多號人,這個公式讓那些材料專家、通信專家、動力專家們急得圍著飛機團團轉,卻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所有的人都一籌莫展。與此同時,遠在北京的總指,也在千方百計地為得到這個數學公式尋找著各式各樣的辦法。
一個緊急會議正在召開。據“TZ行動”檔案記載,這是一個擴大會議,中國幾乎所有的神經中樞部門的領導均到會參加,會議上領導們圍繞著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作了長達數小時的研究。經過眾領導的集思廣益,會議最終得出了結論——不惜動用外交途徑,以最快的方式得到目前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的那個數學公式。
中國的情報部門立即展開了行動。
無果!這是我幾十年之後,在那份解密的“TZ行動”檔案裏看到的兩個字。
無果!絕密檔案裏就隻有這兩個字,我看得清清楚楚。不過,在無果之後,透過被歲月侵蝕的記錄,經過仔細地辨認,還有兩行小字作為補充:
□□□□外方很□□□□□□□□十分嚴密。
□□□□西德□□□□巴黎協會□□□□……□□□□懲罰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