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建入海港 海濱鄒魯行(2 / 3)

平潭島

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島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穴、海蝕平台、海蝕階地等星羅棋布,形態各異,或如雙龍抱珠,海豚戲水,跳躍騰空;或如利鱷刺天,銳不可擋;或如海龜登陸,搖曳徐行。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令遊客歎為觀止。如:“半洋石帆”已認定是“天下奇觀”、唯我獨有;譽稱“東海仙境”的海蝕造型係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燦爛、神奇莫測的“金觀音”,雄奇壯麗,神秘誘人;高出海麵15米為八閩第一大天然淡水湖 ――三十六腳湖,風光旖旎,百態千姿;體積超過樂山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壇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崗岩球狀風化造型;素有“石獸世界”之稱的南寨石林群,巨岩交錯,千姿百態,奇洞錯列,佳境迭出。

2、海濱鄒魯——泉州

(1)馬可·波羅的刺桐城

離福州後,在一甚美之地騎行五日,則抵刺桐城,城甚廣大,隸屬福州。此城臣屬大汗。居民使用紙幣而為偶像教徒。應知刺桐港即在此城,印度一切船舶運載香料及其他一切貴重貨物鹹蒞此港。是亦為一切蠻子商人常至之港,由是商貨寶石珍珠輸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議,然後由此港轉販蠻子境內。我敢言亞曆山大或他港運載胡椒一船赴諸基督教國,乃至此刺桐港者,則有船舶百餘,所以大汗在此港征收稅課,為額極巨。

凡輸入之商貨,包括寶石、珍珠及細貨在內,大汗課額十分取一,胡椒值百取四十四,沉香、檀香及其他粗貨值百取五十。

此處一切生活必需之食糧皆甚豐饒。並知此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除此港外,他港皆不製此物,購價甚賤。此迪雲州城,特有一種語言。大汗在此崇迦國中征收課稅甚巨,並逾於行在國。

蠻子九國,吾人僅言其三,即行在、揚州、福州是已。其餘六國雖亦足述,然敘錄未免冗長,故止於此。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離開福州城,渡過上述那條河,向東南方前行五日,沿途人口稠密,並有許多市鎮。城堡和堅固的住宅。這裏物產豐富,但道路崎嶇不平,一路上都是山嶺、峽穀、密林,隻有一小塊平原。此地的森林中多為灌木,出產樟腦。鄉間的獵物也很多。居民是大汗的百姓,歸福州管轄。

到第五日晚上,便到達宏偉美麗的刺桐城。刺桐城的沿海有一個港口,船舶往來如織,裝載著各種商品,駛往蠻子省的各地出售。這裏的胡椒出口量非常大,但其中運往亞曆山大港以供應西方各地所需的數量卻微乎其微,恐怕還不到百分之一。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雲集於此,貨物堆積如山,買賣的盛況令人難以想像。此處的每個商人必須付出自己投資總數的百分之十作為稅款,所以大汗從這裏獲得了巨大的收人。此外商人們租船裝貨,對於精細貨物必須付該貨物總價的百分之三十作為運費,胡椒等需付百分之四十四,而檀香木、藥材以及一般商品則需付百分之四十。據估算,他們的費用連同關稅和運費在內,總共占到貨物價值的一半以上,然而就是剩餘的這一半中,他們也有很大的利潤,所以他們往往運載更多的商品回來交易。

(2)東方第一大港

馬可·波羅從福州出發,度過閩江,東南方行走5天,最後到的這個城市是海濱城市大城刺桐。也就是今天的福建泉州。這裏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泉州也是港口城市。據記載,馬可·波羅並不止一次到泉州,因此印象深刻。

中國在唐朝首先生產冰糖,埃及生產的冰糖與中國有關。《馬可波羅遊記》載:

“這個地方以大規模的製糖業著名,出產的糖運到汗八裏。供給宮廷使用。在它納入大汗版圖之前,本地人不懂得製造高質量糖的工藝。製糖方法很粗糙,冷卻後的糖,呈暗灰色的糊狀。等到這個城市歸入大汗的管轄時,剛好有些巴比倫人,來到帝廷,他們精通糖的加工方法。因此被派到這個城市,向當地人傳授某種木灰製食糖的方法。”這表明埃及人對中國製糖技術提高作出了貢獻。他們可能在泉州學得製造冰糖的方法,並回傳埃及。

馬可波羅對泉州人是這樣評價的:“民性和平,喜愛舒適安逸,愛好自由。"這個評價是中肯的。他還說,該城的文身技師以藝精出眾而馳名中外,有許多印度人到這裏來文身。

泉州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地處福建東南部,與台灣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時期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曆山大港齊名。同時泉州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因為是港口城市,馬可·波羅還記述了當時的船舶技術和航海技術。

①泉州港的馬可·波羅紀念碑

泉州港是泉州市東南晉江下遊濱海的港灣,北至湄洲灣內澳,南至圍頭灣廈門市同安縣蓮河,海岸線總長421公裏。曆史上曾以三灣十二港著名於世。現又開發了“世界少有、全國不多”的不凍不淤的湄洲灣肖厝深水良港。在中世紀時,泉州港就是我國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元代,泉州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有貿易關係的國家和地區增至近百個,其貿易範圍仍以通西洋為主,相對穩定的航線大抵與宋相仿。當時泉州港是國際重要的貿易港,也是中外各種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經泉州港進口的香料有58種,寶貨珍玩12種,工業原料27種,紡織品19種,金屬物9種,器用品6種,副食品7種。經泉州出口的絲綢織品54種,陶瓷器41種,金屬、雜貨和藥物63種,遠銷到64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