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波折的歐洲行 導言(1 / 1)

導 言

對於中世紀的歐洲來說,東方對他們充滿誘惑,那裏遍地黃金,處處都是元寶。商業的巨大利潤,驅使著歐洲人去遠東探險。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馬可·波羅的父親尼柯羅·波羅、叔叔馬菲奧·波羅在地中海、黑海北岸一帶從事國際貿易。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在馬可·波羅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遠行去來到了東方,見過忽必烈大汗,並且帶著大汗的使命回到威尼斯。

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從遙遠的東方元朝上都返回威尼斯的時候,馬可·波羅已經15歲。肩負元朝大汗的使命,馬可·波羅的父親這次東方之行決定帶著小馬可·波羅一起去東方複命。

馬可·波羅一家選擇的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東行路,是讓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卻步的路。他們從地中海登陸,沿公元前開辟的歐亞大通道———古絲綢之路東行,穿越敘利亞及兩河流域,橫越伊朗全境,又穿越中亞沙漠,翻越帕米爾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饑渴的困擾,躲開了強盜、猛獸的侵襲,終於來到了中國新疆,這裏,馬可·波羅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麗繁華的喀什、盛產美玉的和田,還有處處花香撲鼻的果園。經喀什、和田、莎車、羅布泊、哈密,進入甘肅玉門關,在這裏見到了萬裏長城。經古城敦煌,瞻仰了舉世聞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畫。肅州、涼州、寧夏,曆四年半的艱苦跋涉,最後穿過河西走廊,終於1275年5月到達上都。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波羅一家的旅行是真正的漫漫長路,然而就在從歐洲的家鄉開始啟程的時候,馬可·波羅一家就遭遇了波折。也所謂凡事開頭難,這段波折的歐洲路是如何波折的?因此又遇到了什麼轉機?

在馬可·波羅去元大都之前,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已經從威尼斯到達過元大都,又從元大都回到威尼斯走了一遭。他們都是商人,沒有著書立傳也沒有見聞記錄,帶著元可汗的使命回到威尼斯尋求使者和據說那能長生的燈油,準備再重返元大都。

馬可·波羅父親和叔叔帶回的元朝可汗的使命是要求教皇派一百名優秀的傳教士到東方傳教。但馬可·波羅父親和叔叔在到達亞克(今以色列海以北的阿卡)的時候,卻聽說教皇克萊門特四世(Pope t the Fourth)去世的消息,於是他們在亞克見到了教皇委派到那裏的大使,和大使說明情況,大使告訴他們隻能等待新教皇選舉結果再做定奪。沒有產生教皇他們便無法完成任務。波羅兄弟接受了這個忠告,決定在這段時間內,先回威尼斯老家一趟。於是他們便從亞克乘船啟航,經內革羅蓬特回到了威尼斯。到家後,尼可羅·波羅才知道,自己臨行時懷孕的妻子已經去世了,遺下一個兒子,現在已經十五歲了。

但是由於教會內的種種原因,教皇的選舉遲遲未有結果。波羅兄弟擔心大汗對於他們長期滯留歐洲而心中不快或者可能懷疑他們無意回去,長時間的等待變成煎熬。由於教會內的種種原因,教皇的選舉遲遲未有結果。波羅兄弟在威尼斯逗留了兩年,天天盼望新教皇能早日選出,同時又擔心大汗對於他們長期滯留歐洲而心中不快或者可能懷疑他們無意回去,於是便決定先回到亞克,再作打算。這次他們帶上了少年馬可·波羅同行。來到亞克後,他們征得了教皇大使的許可,前往耶路撒冷,按照大汗的吩咐,取來了少許聖墓燈中的油。他們又請求大使致信大汗,證明他們努力履行了大汗的使命,並說明基督教教會的教皇還沒有選出。然後,他們就立即離開前往前麵所說的萊亞蘇斯海港。

馬可·波羅一家離開亞克不久,便接到大使的信函,原來大使被選舉成為了新教皇,並且大使願意滿足他們的使命和要求,召集他們從亞美尼亞返回亞克,辦妥一切所需,重新出發上路。

關於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在馬可·波羅的遊記中沒有太多描述,我們在和馬可·波羅一行人出發前,自然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馬可·波羅的出生地,他的成長環境和當時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