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麵圖片簡介
信息
穿葉蓼
【來源】蓼科穿葉蓼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幹燥全草。
【別名】杠板歸
【俗名】貫葉蓼;刺犁頭
【原植物】多年生蔓性草本,長1~2 m,全株無毛。莖有棱角,紅褐色,有倒生鉤刺。葉互生;柄長2~7 cm,疏生倒鉤刺,盾狀著生;葉片正三角形,長3~6 cm,底邊寬3~8 cm,先端微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質薄,上麵綠色,無毛,下麵延葉脈疏生鉤刺;托葉鞘呈葉狀,近圓形,莖2~3 cm,穿莖。花序短穗狀,頂生或腋生,包在葉鞘內;苞片圓形,無毛,內有2~4花;花梗短;花被5深裂,白色或粉紅色,裂片卵形,果期稍增大,肉質,變為深藍色;雄蕊8;花柱3,中下部結合。小堅果球形,黑色、有光澤。
【生境】生於山坡、草地、溝邊、灌叢及濕草甸子等處。
【分布】東北、華北、華東、華南;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
【產地】東北各市、縣。
【采製】夏、秋季開花時采收全草,除去雜質,切段,洗淨,鮮用或曬幹。
【化學成分】根和根狀莖含靛苷、大黃素及大黃酚等。根皮含鞣質。葉含山奈酚、咖啡酸甲酯、槲皮素、咖啡酸、原兒茶酸、阿魏酸及香草酸等。果實含油和麥芽糖。種子含油。全草含靛苷、還原糖、蔗糖及鞣質等。
【藥理作用】50%的全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傷寒杆菌、綠膿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腸杆菌、賀氏痢疾杆菌、斯密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製作用。
【性味功能】味酸,苦,微寒。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咳的功能。
【主治用法】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痔瘺、黃疸、泄瀉、痢疾、咽喉腫痛、眼生雲翳、腎炎水腫、淋濁、丹毒、皰疹、癰瘡腫毒、黃水瘡、濕疹,疥癬、淋巴結結核及毒蛇咬傷等。水煎服。外用適量治搗爛敷患處。
【用量】10~15 g;外用適量。
【附注】根入藥,可治療對口瘡、痔瘡瘺管。